【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友谊长青青

友谊长青青

◎/董黎霞

青青姓黎,黎明的黎。她的微信名称首先是一个饱满的翠梨图片,然后再加“青青”二字。这让我想到了宾川甜似蜜的蜂糖梨,随即又想到甜甜的笑容。一张白皙且精致的鹅蛋形脸庞上,樱桃小口随时上扬的甜甜的笑容。这是青青的笑容。青青还有一双清澈而明亮的眼睛,像一汪泉水,漾满了灵气。

青青是我的学生。我19岁师范毕业第一年分到州城镇老赵完小教书,她上六年级,我成了她的数学老师。从年龄来看,我和她其实也就相差6、7岁。

那时,青青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是一位再工作一年就达到60岁退休的老师。因为年龄大了,精力不济,耳朵有些背,眼睛老花得也厉害,他的课堂上学生很不怕他,常常是他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座位上小讲,有在做小动作的,偶尔也有相互打闹的。每逢这时,那位老教师有一个标志性的神态,就是用手把老花镜往下压一压,眼睛从镜片上方露出来,盯着那几个捣蛋的学生,讲上几句道理,眼神中有一些无奈,也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悲愤。待纪律好转一点,他又继续讲下去。

不过,那位老教师识人用人的本领非常不错。他选青青当班长,从四年级开始就培养起。到了六年级,青青俨然一位出色的小老师,协助班主任管理班务井井有条,有时班主任的课堂纪律实在有些不像话,青青出面一制止,比班主任的说教还管用。班主任也发现这一点,所以必须要讲的内容精讲完,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习,自己抽空到校园遛遛弯。这个时候,青青就真正成为一名“小老师”啦!课堂纪律不但很好,她还为同学们答疑解难。

别看青青平时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她严肃起来,班里那几个捣蛋鬼都很怕她,她自有管理他们的招数,但课后又总是和大家打成一片在玩闹中冰释一切。学生对她,可谓又爱又怕!

我教了青青一年。但我知道,在这样环境中锻炼成长起来,青青一定是个非常优秀的人。

十三年后,青青成了我的老师。准确的说,是监考老师。2014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参加育英实验学校在公立学校选拔教师的招考,两位监考老师之一,就是青青。

那时,青青毕业后事业单位招考没考上,在育英实验学校边代课边复习备考。后来,听说青青考上了特岗教师,育英实验学校出双倍的薪资挽留她,但她婉拒了。从此,她成了体制内的一名在编教师,在乔甸初级中学任教。她出色的能力让她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被赏识重用,为教育事业用心用情的贡献智慧和力量。再后来,听说她结婚了,成为一个小男孩的妈妈。

我和青青再有很深的交集,源于阅读。2016年我和朋友创办了“阅惜书友会”,青青成为了我的书友,参加过几次我组织的读书会。而今,他和可爱的儿子小松毛不仅是我的书友,更是我在阅读推广道路上的左膀右臂,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因为源于对阅读的热爱,因为对阅读推广这项公益事业有很深的认同,也因为我们不计得失大开大合的相似的性格特征,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彼此支持,彼此补台,常常一个刚说了上一句话,下一个马上就能明白对方的用意,并很快的给予回应并落实到行动上。青青爱看书,并非常爱护书。我每次借给她的书,她都要用纸包一下书皮,看完再小心翼翼拆下来,还给我。她的这些优秀的细节品质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我们的读书活动,小松毛也是最专注和最积极互动的,而且每期活动结束后都会留下来认真背会一首古诗词,然后再安静地看书。就这样,我和青青一起长久的享受着友谊的滋养,我们在阅读和阅读推广的路上,收获着欢笑、智慧、成长,以及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幸福感。

人在旅途,我还有很多位这样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性别,不分地域……我们相互懂得,相互欣赏,相互托举,相互鼓励,相互成就。

友谊像泉水,清凉润泽,直抵心灵。

友谊像明灯,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友谊像山巅的不老松,在岁月的河流里长青青……

图片

图文/董黎霞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