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缅建交75周年,为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与“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7月22日至25日,以“胞波·敏格拉”为主题的德宏行国际传播活动走进我州各县(市)。
来自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缅甸宣传部、缅甸国家电视台以及德宏州的媒体人士齐聚一堂。他们以“人文叙事 + 联动传播”的创新模式,深入实地探寻中缅边境合作的生动实例,共同探讨媒体合作的全新路径、文化交流互鉴的创新模式,以及数字创新发展的潜在机遇。
在芒市,采访团首先考察了德宏州融媒体中心,了解采编流程及《胞波(缅文)》报等特色项目。随后走进丙午街:在傣族服饰店,中缅记者对比傣族筒裙与缅甸“特敏”,交流服饰异同;在卫宏竹编店,体验两地相似编织工艺,感受“匠人无国界”。芒市宏利综合市场则聚焦饮食交融,边境特色调料与热带水果同陈,缅味茶餐厅让记者品味“舌尖上的胞波情”。
在瑞丽市,采访团的镜头聚焦于姐告国门的智慧化通关、环山工业园区缅籍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及瑞丽市职业技术学院缅籍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个场景。在瑞丽市职业技术学院,采访团围绕“中缅职业教育合作机制与升学通道”和“‘课堂即车间’模式”等主题,访谈了学院老师、企业导师及在校缅籍留学生,并参观了生产线。在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采访团参观了咖啡种质资源圃,拍摄采访了咖啡品种资源情况,通过座谈交流暨咖啡品鉴活动,与专家深入探讨了咖啡资源收集、良种培育、小粒咖啡全国推广种植等话题。
在陇川县,采访团重点考察了甘蔗产业链,前往云南农垦陇川农场有限公司的甘蔗种植基地进行考察,与种植大户交流了土地整合模式、农机适应性及单产提升技术,到陇川糖厂实地感受并挖掘“一根甘蔗两头甜”的产业共赢理念。此外,采访团也关注了当地民族文化,户撒乡阿昌族户撒刀非遗工坊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除实地走访外,新华社国际部编委、高级编辑师凌朔以 “中缅跨境传播的实践与挑战” 为题进行分享,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视觉设计部主任韦万里则围绕“数字技术赋能中缅国际传播的具体路径”展开主题演讲。活动期间,还特别开展了“吉祥说·暖暖的礼物 75 年胞波情深故事会”。
随着活动的逐步推进,中缅媒体人正以镜头为笔、文字为墨,将德宏的边境风光、合作故事、文化交融转化为跨越国界的“共鸣之声”,为中缅建交75周年呈上一份别具意义的“胞波礼物”。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康 明雄毅 思治春 王正贤 李薇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