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营到牛舍,云县退役军人郭海顺养牛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云县栗树乡澜沧江畔的忙蚌村,退役军人郭海顺带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担当,深深扎根家乡沃土。从最初的种植、工程起步,经过数年摸爬滚打积累起创业资本后,他毅然转向肉牛养殖赛道,变身当地小有名气的肉牛养殖大户,成为乡村振兴路上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图片

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时,郭海顺已穿梭在草山与牛舍之间。青饲草的粉碎加工、精饲料的科学配比添喂,他事事亲力亲为,始终坚持科学饲养理念。对每头牛的健康状况,他更是关怀备至,总能及时做好疫病防控,确保牛群茁壮成长。

图片

“2011 年退伍回乡后,我就憋着一股劲儿想搞产业。” 郭海顺笑着说,如今他已种植了100多亩饲草,2024年启动肉牛养殖项目时,仅圈舍建设和能繁母牛引进就投了80多万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郭海顺心里早有盘算。他深知忙蚌村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最适合发展养殖业,养牛的念头在心里盘桓多年。早在5年前,他就率先布局饲草种植,通过加工干料“打捆”售卖积累经验与资本。2024年初,300多平方米的养殖大棚顺利建成,他就近引进西门塔尔和本地放山牛共45头——这两种牛适应性强、长势好。如今,他的养殖事业已初具规模,存栏量达60余头。

图片

 “现在存栏60多头牛,单是每年的牛粪就能卖3万元左右。按当前行情看,3年基本能收回成本。” 郭海顺算起增收账信心满满,“下一步,我计划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共享、规模经营带动乡亲们一起干。”谈及未来,

图片

郭海顺眼神坚定:“我要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军人的担当。”脱下军装,阵地变了,但初心从未改变。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他正用实干续写军人本色,让“迷彩绿”在田野间绽放出别样的耀眼光彩。(郭兴筌  张天宏 李佳)


图片

来      源:云县融媒体中心

值班编辑:董仕玲

责任编辑:沈仕春

副总编辑:鲁芯冰

总 编  辑:查志娟


投稿邮箱:yxrmtzx@126.com

温馨提示:如转载请注明“云县融媒体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2101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 :125420118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