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吃仙桃
◎/蛮 子
同学蔡君从昆明下来,想做做葡萄买卖,毕竟宾川水果名声在外,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品牌。第一次来宾川,父子俩心心念念的想去葡萄园里看葡萄,而我却并不在意,小暑都过了,宾川人谁不是吃得整个人都快透着葡萄味儿了?
我说:不急不急,葡萄那不是事儿,有的是。先吃海稍鱼,完了说葡萄买葡萄,明天吃羊肉粉蒸。
蔡同学说“好”,客随主便。
等我下了班,我们也只能就近去白塔路小院风景吃宾川海稍鱼。工作日也只能这样将就了,毕竟去海稍吃的话,来回有些远,时间不够。在县城,小院风景的海稍鱼味道也不错,尤胜在交通便利。
吃了重口味的海稍鱼,便要消消食,吃些鲜活的水果。我说那去夜市逛逛吧。那是本地自发的小市场,是庄稼人卖自家种的农货的地方。晚饭后起市,日落前后为盛。上班的人们白天没时间买菜,傍晚买了第二天吃,买家卖家都方便省心。
宾川的夜市东挪西搬,但总迁不散,看来是民众真需要。现在搬在县幼儿园东面,公园壹品小区北面的一块泥土地上,真接地气。
同学说:这种本地自发小市场最好,最见地方真容。真正本地人自己吃的东西,和生活最近最真实。
我觉着蔡同学说得很有道理。
蔡同学还说,到一个地方能见着这个地方这种自发的小市集,那才是见着一个地方的真性情。
蔡同学的见地我深以为是。
其实蔡同学或许还看见了“真性情”外的另一面。当我们来到夜市,那些卖烧烤的,摆游戏摊的和各种看似时尚实则不堪的“美食”把小小的夜市圈在中间,他的一外围儿全是和自家菜园小院所产风牛马不相及的推销和买卖,当然我们还看到有关单位的在逐摊收管理费。
逛夜市的是附近的居民和县城上班一族的居多,白天上班没法儿买菜,晚饭后出来夜市选买,就当是饭后的散步消食,也溜了孩子和狗,真是一举多得。
而卖家却要复杂得多,市集中间是本地农人,外圈是各种摆摊的生意人,半农半商。小孩的游乐场都有,所谓的“美食”烧烤摊,还有做饮料卖的,甚至卖狗肉粉蒸的都有……农产品而外差不多是个小百货市场了。但我们在意的是本地土产。七八个品种的葡萄也出摊在夜市中,妮娜皇后、阳光玫瑰、蓝宝石、克瑞森、本地传统小葡萄都有。当然了,宾川嘛,柑桔是少不了的。桂圆、莲子也有卖的。这时节枣子特别多,五六个种类在卖。初中同学太和村的苏君也在卖自家种的黑腰枣,硬是拿了塑料袋要捧一袋给我们,我说家里还有,吃不完,我尝尝就好,然后抓了一小把吃着,同学这才作罢。
当然蔬菜就多了,南瓜、黄瓜、苦瓜、瓠瓜、丝瓜、茭瓜、茄子、萝卜、架豆、豇豆、黄豆、秋葵、韭菜、白菜、青菜、芹菜、水芹菜、西红柿、竹笋、葱葱、芫荽、辣椒、花椒、花生、土豆、红薯……也有鸡蛋、鸭蛋、鹅蛋,这一季节的时鲜蔬菜怕是差不多全到位了,山中野菜、药材也会出现在夜市里。特点是小夜市多是像我的同学苏君一样的农户直销自家农产品,听说价格比全城所有的农贸市场都便宜。太和村我唐姐说,她们家邻居老奶奶去卖南瓜,也不过称,直接一个南瓜2元钱,一袋野菜或是一堆蔬菜多少钱,卖出就行,不问行情。或许这是这市场兴旺的真正密码吧?
“仙桃,仙桃……”有人叫卖。
蔡同学讶异。他看着农人叫卖的仙人掌果,不认识,好奇不已。有三、两个买家在买。我们便走过去询价。
“2元一个”,摊主说。
“来十来个。”我说。
摊主所说的“仙桃”就是仙人掌果,只是美食家们和山野人家一致呼为“仙桃”。其实我家里冰箱里还有,这段时间媳妇时常买这仙桃吃。喜欢它清幽的香味,像山野的新绿,不浓亦不淡,刚刚合适的味蕾清欢。但仙桃的欠缺是桃肉中的籽硬实难以嚼动,所以只能囫囵吞咽。但我却也觉得这是一种很独特的吃法呢,有趣,别开生面。
我们回到家,在院中的茶轩里剥“仙桃”吃。媳妇用清水把仙人掌果冲洗后,戴上塑料手套把一个个仙人掌果剥去果皮,取出淡青色的果芯放在盘子里。我们洗手食用。
同学父子俩惊异好奇,说是第一次见“仙桃”,当然也是第一次吃。当他们从网上看到仙人掌片时已经惊讶,再到吃仙人掌果时觉得不可思议。农村里的我对他们的不可思议反而感到不可思议。
“你们小时候不吃的吗?我们还很小时就吃这仙桃。”我以己度人,以为世界也没多大,无非和我们宾川大同小异。总觉得再大的天也和我从井底看出去的那一块天大差不差,这样想,似乎自己也不脸红,还觉着自己看得通透。
“真没见过,更没吃过,开眼了。”同学边吃边说。这下轮到我讶异了,原来世界那么大,外面的世界还有那么多不同的吗?我没吃过见过的大概比我见过吃过的要多得太多。不过我也并不心慌,我觉得家乡的物产已经丰富得几近奢华。再说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物产、口味和性格大概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明显标志吧?何况,从小我对吃就未曾有过在乎。有什么吃什么,遇什么吃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生无非是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经历去感悟,何必背负太多身心的执念。心境通达,仙人掌果它还真就是“仙桃”。
“轻咬果肉即可,别嚼肉中的籽粒,籽硬不用咬嚼,吞咽就好,硬得很。味道怎么样?”我边吃边教同学仙桃的吃法。
“还好!第一次吃,味道还好。籽硬,咬不动,不用去籽吗?”父子俩甚是疑惑。
我们剥吃的仙桃果肉是淡青色的,非常舒服的颜色,这淡淡的翠青色果肉也标示着这是野生的仙人掌果。现在有人工种植的仙桃也同时上市,不过果芯果肉是黄色的或是暗红色的,颜色鲜艳,味道也不错。但我还是喜欢野生仙桃这口味和口感的雅致高远,有逍遥仙人意。当然了价格也比人工种植仙桃每个高出5角钱。
其实以前宾川是没有人工种植的仙桃的。东山西山的许多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采摘田间路边野生的都吃不完,谁还种植呢?东边人在东山采摘,多在飞凤山(老赖山)、三蒸高一带。我高中同学杨崇是大营岩淜人,岩淜的后山上到处长着仙人掌。杨崇华南农大毕业留校工作,每年暑假回乡居家照护母亲,而这时正值仙桃成熟,于是杨同学每天闲来无事,他家房后山上的仙桃便成了他无穷的乐趣和滋味。他每天背个背篓,拿把火钳到房后的山上铗一篓仙桃回家。先是剥来吃,后来是榨汁吃。自己吃,家人吃,亲戚吃,同学朋友吃,反正一篓、二篓随意,后山有的是,吃不完,根本吃不完。太多了不值钱,一角钱一个算好的了。先是家里吃,后来送到大营街同学家吃,再后来直接送到县城里来同学朋友们吃,那些年的仙桃杨崇负责供应,我们所有同学管吃管够管饱。杨同学不仅管仙桃果,也管仙桃汁,随你喜欢。吃得那日子都透着“仙人味儿”。只是世事多难预料,谁也未曾想到那满山遍野的仙人掌果在2018年前后竟遭遇蚧壳虫灭顶之灾,无论东山西山还是田间地头,一两年间竟然被灭绝殆尽不余一片。华农的杨崇同学回乡也只能望山兴叹。没有仙桃吃的年岁里才想起杨崇同学科普的仙桃的保健和营养价值,原来是那么的值得珍爱。看来食物也和人一样,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后连肠子都是空落落的青。
如此失去“仙桃”的岁月也该有三四年吧,我们想起杨同学来时也自然地就想起仙桃的滋味来,大概所有的宾川人也一样开始想念过去那一文不值的仙人掌果了。于是便开始有人人工种植,但不知道为什么人工种植的都是黄芯或是紫红色芯的,味道还好,但总觉着差点儿什么?幸运的是天无绝仙人掌之路,除了人工种植的,野生的仙人掌也开始零星地生长,只要有这个开始那就是希望,万物生灭自有其运道吧?只是价格也从几分钱一毛涨到了1至2元,但好在,总也算还能仙桃自由。我家菜园边的田埂上也种了几株仙人掌,黄芯,两年了,今年也有一、二十个的果获,不多,却像旧时人家随意掷种在墙头门头顶上的仙人掌,象征的意味多些,黄花儿一开,入景入画,聊以娱趣。
想想,已是盛夏,杨崇同学也快回来了吧?
至于蔡同学想要聊的葡萄采买,一个宾川都是葡萄味儿,茶桌上端出给客人吃的,哪家不是三、五个品种。今年价贱,伤农,我都不想说了。还不如摘我院中的桂圆吃,个大饱满汁多,特甜。只是松鼠争食比往年厉害,高处的归它们,低处的归我们摘食,也算和谐共处。当然了,也不能让昆明来的同学失望,预约了代办,第二天就直接去乡下的葡萄基地下单,那么多的葡萄,想怎么买就怎么买,别说一天三万斤,就是十万斤也不是多大个事,在宾川,水果的事就不是办不了的事。
图文/蛮子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