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那边有蛇。”近日,一声惊呼从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一片桑园边传来,经过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是两只正在交配的巨型飞蛾。两只蛾一大一小,色泽绚丽,分别长着两对巨大的翅膀,更特别的是在蛾身两翼最顶端呈现蛇头模样,犹如两条大蛇正以慑人的眼睛注视着周围,为其增添了无限的魔力。
经陇川县林业草原局工作人员鉴定,这两只巨型飞蛾为乌桕大蚕蛾(学名:Attacus atlas),翅展可达180-210毫米,有成年男人手掌相当大小。属于鳞翅目大蚕蛾科巨大蚕蛾属,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蛾类之一。乌桕大蚕蛾的前翅先端向外突出,形似蛇头,呈鲜艳的黄色,上缘还带有一枚黑色圆斑,宛如蛇眼,有恫吓天敌的作用,因此又叫做蛇头蛾。幼虫主要寄主在乌桕、樟、柳、大叶合欢、小蘖、甘薯、狗尾草、冬青、桦木等植物上。
乌桕大蚕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中国境内,我国境内的数量稀少,这种蛾类十分珍贵,属于受保护的种类。曾于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此次乌桕大蚕蛾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陇川县生物多样性记录,展现了生态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
陇川县林业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乌桕大蚕蛾的发现是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次重要肯定。近年来,陇川县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为珍稀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此次发现乌桕大蚕蛾,正是这些努力的具体体现。未来,陇川县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对珍稀物种的保护和监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生态宝地。
乌桕大蚕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类之一,因其翅膀上的“蛇头”图案而得名。它们不仅外形独特,还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受保护物种,乌桕大蚕蛾的发现提醒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的责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