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无人机变“新工人” 烟农有了“贴心帮手”

“以前从没见过无人机打药,就怕它掉下来砸坏我的烤烟。”不久前,凤庆县新华乡紫薇村烟农字文富紧张又兴奋地完成了无人机喷药作业,无人机这个“新工人”成了他的“贴心帮手”。

图片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凤庆县烤烟生产面临的用工荒日益突出,制约着产业发展。今年以来,该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锚定科技赋能方向,通过培育新型产业工人、升级生产设备等举措,为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智慧翅膀”。

图片

为推动一线生产者和烟农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该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精准选拔爱学习、责任心强的员工与烟农代表,开展无人机操作专项培训,手把手教技术、传经验,着力培育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让科技服务直抵田间地头。

“过去我家60亩烤烟,打一轮药得请15个工人,成本需1500元左右;现在用无人机喷药,成本只需700元到800元之间,太划算了。”烟农陈庆贞算起使用“新工人”效益账。

图片

据了解,这“新工人”不仅省钱,干活还更专业:喷药效率高,雾滴均匀、覆盖范围广,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优;更能实现统防统治,避免烟农乱用药,有效降低农残,守护绿色生产底线。如今,它还“兼职”叶面喷肥,成了烤烟田里的“多面手”。

目前,无人机飞防已在凤庆县烟叶生产中广泛应用,飞防面积6万亩,占烟叶种植总面积的88%,真正成为烟农的“贴心帮手”。

“下一步,将加大产业工人培训和科技投入力度,引导烟农用好新型生产工具,让烟农在降本增效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凤庆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生产室主任王瑞聪说。

图片

作  张成志
编  辑:华双喜  戴明宏

责  编:史丽琼

总  编:杨永平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