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普洱墨江数字花卉,真香!

图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图片



不久前,我国第七批新职业正式发布

包括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这批新职业中有近三成

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

其中,新增了一个新工种“保鲜花制作工”

这个工种具体从事什么工作?

他们制作的“保鲜花”是什么样的?

近日

CCTV-13新闻频道

把镜头聚焦于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数字花卉产业园

来看记者的探访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数字技术正深刻重塑传统产业,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数字花卉产业园,智能化种植与精深加工技术的落地,不仅推动花卉产业升级,更催生出一批掌握新技术的新兴职业者,为产业注入新活力,一件件可长期保存的花艺产品从这里走向海内外。



56e062580ee340e1940bc356d76ccdc9.jpg


走进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一期种植基地,只见268亩玫瑰含苞待放,生机盎然。与传统花田不同,这里的管理员是一群运用技术的“智慧花农”,只需轻点手机终端,就能实时调控种植棚内的温湿度与水肥供给,让每一株玫瑰都享受“精准呵护”。


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种植基地技术员段猛说:“我们主要通过智能化温控系统对花卉进行管控,控制花的温度和湿度,精准灌溉,调整花的生长周期,提高产能,做到一年采收五季至六季。”



fbb32b0d64cd4384989d698ab10336cd.jpg

技术赋能不仅体现在种植端,还延伸至产业链下游。在产业园二期加工厂的实验室内,保鲜花调色技术员张寅正专注地进行调色配比实验。这项由技术创新衍生的新职业,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直接决定着保鲜花的成色与价值。


“调色和配色是保鲜花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影响保鲜花的价值,为了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我们必须精确控制每一个关键因素。”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加工厂技术员张寅说。



d58ef09434e14f81920a03e04dfc2890.jpg

而在隔壁的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运用调好色的试剂,以及环保材料和生态技术,对新鲜采摘的玫瑰花进行脱水、脱色、染色、烘干等精密处理。一朵朵仅能保存几天的鲜花在他们的巧手下实现“冻龄”,蜕变成色彩绚丽、形态持久的工艺品。


“保鲜花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加工厂车间主任赵利向记者介绍,“通过特殊工艺将鲜花制成可长期保存的花艺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80562fa1cef84205b4ed0591841c8afd.jpg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通过引入新技术实现设备升级和工艺革新,不仅扩大了产能和产值,更培育出一批新型职业者,让工人们从传统农民转型为掌握专项技能的产业工人。据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负责人张忠海介绍,目前,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二期引进四条先进生产设备,每年可以生产400万朵玫瑰,60万株绣球,预计产值2500万元,主要销往美国、日本等国家。


作为东西部协作重点产业项目,墨江县数字花卉产业园依托“上海+”产业协作模式,正全力打造集种苗孵化、鲜花种植、保鲜花加工、花卉文旅、创新研发“五位一体”的产业集群,推动传统鲜花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同时也将为当地创造出更多技术型岗位。




来 源丨央视新闻频道 “普洱融媒”视频号 “墨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编 辑丨曹竞予
二 审丨张净淇

终 审丨陶余亮

推荐阅读


《中国旅游报》刊文 点赞普洱位列增长最快的避暑游城市前十
普洱的她,从边境橡胶林“闯”到了世界赛场

途经普洱!这条高速公路有新进展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