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万亩烟田采收正酣 烤房飘香话丰收

八月的宾川,长势喜人的烟叶铺满田畴,烤房飘香。在宾川县的3.66万亩烟田里,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烟叶迎风舒展,烟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烤房群里,阵阵烟叶的焦香扑面而来,这座滇西小城正迎来烤烟开采季的丰收热潮,万亩烟田孕育的“金叶”,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大营镇大营村委会上地苴的烟田里,烟农杨爱军正娴熟地采摘成熟的烟叶,他说,他家今年种植了17亩烤烟,一家人每天天不亮就下地,要干到傍晚才能歇脚,他告诉记者,采摘烟叶得看火候,叶片黄绿各半时最理想,摘早了分量轻,摘晚了品质降,这是技术员教的“黄金标准”。

大营镇大营村委会

上地苴烤烟种植户 

杨爱军

“烟站的人会随时下来指导。预计产值大概一亩地有一万多块钱,可能会有20几万的收入。我家现在才第三炉,估计今年能采六到七炉,品质感觉比去年还好,一亩地能采300来公斤。”

在上地苴村的烤房群内,另一番忙碌景象正在上演,烟农赵建芬和邻里正忙着编烟,一片片宽大的烟叶被整齐地铺在烟杆上,她坦言,编烟机比手编效率高太多还编得匀称,烤出来的烟叶颜色也更统一,交烟时能多卖不少钱。

大营镇大营村委会

上地苴烤烟种植户 

赵建芬

“手工编烟需要一天,而用编烟机只要半天,省时就省在这里。它不但省时,编出来的烟质量还更好。”

科技是烤烟提质增效的关键,今年,宾川县6个乡镇的80余座烤房均推行智能化烘烤。走进烤房,只见温度计上显示着当前烤房内的温度,烟农正通过手机APP查看烘烤曲线,宾川县江股烟站站长周文君介绍说,以前凭经验烧煤,一炉烟要守几天几夜,现在按技术员给的参数设定好,若烤房内温湿度不合适,便会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信息,手机上就能远程实时调控,既省料又省心,上等烟比例明显提高。

宾川县江股烟站站长 

周文君

“智能化烘烤这项措施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前每两个小时要添一次火。现在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操作,不仅能提高黄烟率,还能减少烘烤损失,使烟农的利益最大化。”

大理州烟草公司宾川县分公司烘烤师鲁中华蹲在烟田里,用手持卷尺检测烟叶品质。他介绍,今年推广了“上部烟叶带茎采烤”“密集式烘烤精准控温”等技术,无人机统防统治2次覆盖了80%的烟田,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害,病虫害损失率比传统方式减少一半左右。

大理州烟草公司宾川县分公司

烘烤师 鲁中华

“我们采取新烟叶抽样检测,对烤干后的烟叶进行农残检测。在技术措施上,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虫害;在物理防治方面,使用黄蓝板和杀虫灯进行诱杀。”

据了解,2025年宾川县共种植“云烟99”品种烤烟3.66万亩,计划收购量10.27万吨,预计收入1.7亿元。实行“技术员+烟农”网格化管理机制,40余名技术指导员分派到全县10个乡镇包片负责,从育苗到烘烤全程跟踪,确保“种、烤、分”各环节标准化技术落地,助力烤烟生产提质增效、烟农增收。

大理州烟草公司宾川县分公司烘烤师鲁中华:“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抓好烤后烟叶的分级、储存和保管。目前我们已有多个烟站引入合作社组织的专业分级队伍,帮助烟农进行烟叶分级。”

自7月初采烤以来,截至目前,宾川县万亩烤烟已全面进入采烤期,全县9个烟站烤烟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大理州烟草公司宾川县分公司烘烤师鲁中华:“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烤制出1万多担烟叶,正在烘烤的烟叶约7500担。按照当前进度,预计在8月底至9月初(8月28日至9月3日)期间,我们将全面启动烟叶收购工作。”


图文/卢焱 白乘仲 国琳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