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山区村,今年高考迎来了好消息

图片

“今年高考,我们二道河村9名考生中,有6个分数过了本科线,特别是梁河县第一中学的郭淑煣,考出了620分的好成绩。”二道河村党总支书记杨永强自豪地说道。这个喜讯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欢喜,更是二道河村用真心浇灌教育之花,结出的甜果果。 

这个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村庄,70%适龄儿童需到10公里外就读,通过搭平台、优服务、强阵地,全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近三年累计走出33名大学生,教育成果硕果盈枝。

图片

(2025年7月30日,郭淑煣收到录取通知书)



搭台传经,播撒成长火种

二道河村充分整合在外学子“活教材”资源,以榜样力量衔接假期教育服务,连续11年举办返乡学子学习座谈会,让那些从村里走出去的“过来人”回到家乡课堂传经送宝,暑期“青柠小课堂”成为二道河村65名孩子的乐园,190平方米的活动室里,志愿者们分组辅导作业,从字词默写、算术演算到英语对话,耐心细致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午后的文娱活动更是精彩纷呈,折纸、合唱、绘画等轮番上演,欢声笑语洒满角落;还有村干部带着防溺水、食品安全、扫黄打非等宣传册,结合典型案例讲解,让个人防护意识深入人心。


图片

服务暖心,织密关爱网络

“最近学习累不累?家里有啥困难尽管说。”这是二道河村党员村干部杨丽仙入户走访时常说的话。二道河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依托“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的三级联动体系,组织党员带头排查,建立了涵盖158名学生的动态名册。针对全村5名留守儿童,村党支部牵头开展“每周一次党员谈心、每月一次支部家访”活动,由党员干部轮流担任“代理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2024年,为3名家庭困难学生成功对接助学补助,年发放金额达1.2万元;通过党员志愿者与教师结对帮扶,成功疏导2名厌学学生,帮助他们重返课堂。一系列举措让党建力量延伸到教育帮扶的“最后一米”,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

图片

书屋焕彩,培育文明乡风

走进村里的农家书屋,书架上的少儿读物、科普书籍、经典名著等600册图书整齐排列。作为村党支部重点打造的“党建+文化”阵地,这里不仅是知识粮仓,更是文明乡风的培育基地。二道河村党支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书屋纳入“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定期更新书目,确保书籍内容贴合村民需求。自规范建设以来,书屋每季度举办“党员领读”活动,进行红色故事分享、政策理论宣讲。针对留守儿童,党支部联合返乡大学生组建志愿服务队,开设暑期托管班,提供作业辅导、科普实验等特色课程,让书屋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图片

如今,农家书屋月均借阅量达200次,昔日农闲时牌桌遍布的现象彻底改变。这座小小的农家书屋,正以文化之力赋能乡村振兴,让文明新风在田野间蔚然成风。

图片

      教育兴则乡村兴。二道河村的实践证明,只要用心用情用力,偏远乡村也能成为孕育梦想的摇篮,每一颗渴望知识的种子都能向阳而生。

图片

来源:大厂乡

编辑:姜子骥

审核:杨发文 李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