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宾川】馋!馋!馋!这些糯食小吃真馋人





冬至将至,一拨又一拨的糯食小吃纷纷来袭,糍粑蘸蜂蜜、天蚕果配米凉虾、糯米团子……想想,不馋才怪尼!




正巧,因非遗传承需要,又一次来到传统糯食小吃传承人宾居江晓磊家,为迎接传统节日冬至节,他们一家正忙着赶制糍粑,在密闭的环境中,到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糍粑,紫糯米制作的紫色糍粑、白糯米打成的大众糍粑,加天然玫瑰糖包心的、加豆沙包心的……撩人眼馋、嘴馋!


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宾川,冬至节家家户户都有吃蜂蜜、“打糍粑”习俗。冬至前一天,精选优质糯米,淘洗后用清水泡到第二天,用木甑蒸熟后,放到杵臼里,用木杵棒捣碎,放到装有米面的簸箕中,裹上米面揉成团,趁热做成各种形状的“糍粑”,冷却后用纯菜籽油煎黄,蘸蜂蜜吃,也可用火烤黄后蘸蜂蜜吃。冬至节吃不完的“糍粑”,用刀切成薄片晾干,再用纯菜籽油煎炸,脆香爽口,是老人们用以敬献祖先神灵的最好斋菜之一。



说话间,江晓磊师傅端上了他家祖传技艺制作的“天蚕果”, 一个个纯菜籽油炸成的“团团”酥脆金黄,一层脆脆、亮亮的糖浆包裹周围,好似金黄的“天鹅蛋”,上面再浇上一层甜甜的糖浆和香喷喷的白芝麻、炒黄豆粉,极具诱惑。



来上一口,现炸的温热,表皮的酥脆,咬下去,听得到“卡兹”的声音。用手轻轻一拉,一毫米的金黄薄壳里面,雪白的糯米瓤,里面是空心的,就像刚刚坍塌了的舒芙蕾。红糖香和芝麻香在嘴里混合,再加上微微粘牙的口感,味香皮脆,酥香内软而不腻,一口一个,幸福感爆棚!


“天蚕果”原名“天鹅蛋”,因形状似天鹅蛋而得名,本为江南汉族传统小吃,后经迁移到宾居的江氏几代人改良,将圆形改为3-4cm的长条形,便于制作成型和炸制。改良后的天鹅蛋状若蚕茧、色泽金黄,食之软糯醇香、老少咸宜,故又取名“天蚕果”,是深受宾川父老乡亲所喜爱的特色糯食小吃。






糯米团子、糯米汤圆、沙糕、粽子……阿波波,实在是馋人得很!这些民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绿色、健康、纯天然、原生态,传统手工制作的放心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们安全、健康的饮食需求和文化传承,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杨宏毅 张志勇/图文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