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万!抖音号“果农爸爸”创造的神话

       8名来自不同地方的大中专毕业生,凭着坚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借助宾川高原特色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于2020年3月创立 “果农爸爸”带货抖音号,凭借良好的信誉和服务理念,仅一年多的时间,农产品总销售额突破1800万元,收获了72.2万点赞和26.4万粉丝。

4月的暖阳下,走进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村的田间地头,田野里呈现出一派收获的繁忙景象,到处都是蒜农忙碌着拔大蒜、剪大蒜的身影。“果农爸爸”带货抖音号的两名主播一名正在手机旁直播蒜农挖大蒜,并向网友推介着这里刚刚收获的鲜蒜。

 另一名主播杨志远在轮流直播的间隙还帮忙农户们收大蒜。对于杨志远来说,这样的直播除了能有一份不菲的收入外,最有意义的是能够帮忙当地群众将大蒜卖到外地。

       “果农爸爸”抖音号成员杨志远说:“现在是网络时代,直播可以多学点生存技能,也可以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外面。“

自2020年3月份创办“果农爸爸”抖音号以来,他们每天坚持发布农产品相关宣传视频,大部分时间每天开播都在12个小时以上。通过一年多的持续努力,他们的账号等级从1级升到可以承接广告业务的5级,还能获得抖音平台专属运营的相关扶持。

“果农爸爸”主创人袁晓薇2014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做电商,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她说她永远忘不了的是父母辛苦劳作一年后收获时渴望把农产品卖出去的期盼眼神。2017年休产假回家, 袁晓薇又一次被父母和乡亲们卖农产品时的焦虑和期盼并存的眼神震惊了。她觉得父母送自己走出农村去接受高等教育,不是希望她与家乡说再见,而是为了让家乡更加富裕。有着电商经验的她开始尝试用电商的方式帮父母卖刚刚收获的农产品。

“果农爸爸”抖音号团队成员 袁晓薇说:”我就帮他们卖葡萄,卖玉米。一开始没有赚多少钱,但赚到了成就感。我觉得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回报爸爸妈妈了,心里相当高兴。“

 这种成就感来源于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对父母、对父老乡亲的爱以及灵魂深处对建设和发展家乡的责任感。于是看准了家乡电商市场的袁晓薇坚定了用自己所学回乡创业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在父母和亲友的支持下,袁晓薇找到了合作伙伴,怀揣梦想开始创业。 

虽然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挫折,但几个年轻人披荆斩棘,终于在电商行业小有成就。善于总结分析的袁晓薇没有停止创新创业的脚步,2020年春节后,她开始尝试抖音带货。

 为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拥有8个年轻人的“果农爸爸”抖音号直播团队仔细分析网络电商市场现状,精准定位电商带货形式,明确了主攻方向,以直播推介农产品为主,兼顾发展其它周边产业。他们在宾川及云南省范围内找到了为团队供货的信誉度极高的供货商30多家。他们带货的范围以宾川大蒜为主,逐渐拓展到了省内的其它农产品。团队的服务理念和做事风格也得到了合作供货商的好评。

 “果农爸爸”抖音号供货商晏林英认为, 他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相当刻苦,又能吃苦,为了高质量推介宾川农产品,整天田间地头的跑。 他们团队对供货商的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做事也严谨,对客户非常负责任。

“果农爸爸”直播团队凭借坚持和努力,成立一年多来定单超34万单,销售额超1800万元,创造了当地电商销售的神话。他们目前的主打产品宾川紫皮蒜,总销量破20万单,售出紫皮蒜约500吨,销售额破800万。目前,他们抖音号发布的宣传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一条已经破1000万次。开播至今, 凭借良好的服务理念和产品质量,商品好评率一直在93%以上,店铺带货评分4.8分,超越了抖音平台87%的生鲜店铺。

       谈到未来的打算,“果农爸爸”抖音号成员袁晓薇说:“我是真的想一辈子扎根在这个地方,在我们变富变美的同时,把我们家乡的这些农产品卖出去,做一些发展和改变家乡的事,其实也是青年人参与‘乡村振兴’的方式。”


图文/ 吴斌袁  周云曦  朱晓天 

编辑/王翠芳

责编/王翠芳

审稿/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刘  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