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三转湾村:谱写强村富民果业新篇章
九月的宾川县金牛镇三转湾村,沟沟峁峁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蜂糖梨挂满枝头,在初秋的风中中散发着醉人的梨香。
近年来,三转湾村立足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蜂糖梨产业,从最初房前屋后的几棵,发展到现如今的2000多亩,待全部丰产售出,销售额将突破千万,三转湾已形成以蜂糖梨为主的致富特色产业。
据了解,百年之前三转湾村就有种植梨树的历史,但是只是房前屋后种植几棵自己吃,后来有人把吃不完的梨拿到街上售卖,从中获得的经济效益促使三转湾的村民扩大了梨树的种植面积。
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三转湾村也积极对梨的品种进行考察。1988年,三转湾村民在县内宝峰寺地区发现蜂糖梨,对原有的雪梨树进行少量试验嫁接。通过几年实验观察,种植户发现,蜂糖梨较之前的雪梨品质更优,皮薄肉细味甜,而且抗病虫害能力也更强。
于是在2004年开始,三转湾村大规模对原有的雪梨树进行改嫁升级。如今,三转湾梨树品种以蜂糖梨为主。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起点上,三转湾蜂糖梨产业发展重点从传统的以扩面积壮大产业,转向以提质增效强产业。
三转湾村村民小组长环体兰说:“之前是靠天吃饭,不浇水,果子结几个卖几个。后面通过学习一些专业的技术,开始矮化密植栽培。采用规范化的种植模式,把微喷等一些合理的用水用肥的方式运用到地里面。同时也带动村里更多的种植户改进种植管理方式。”
环体兰告诉记者,现代化、规范化种植已成为当前三转湾蜂糖梨产业发展的重点。为让蜂糖梨产业更好地发展,三转湾通过邀请农科站技术人员指导、推广矮化密集栽培模式,对梨树进行规范的定花定果,推广滴管、微喷、黄篮板新技术,建设现代化梨园。同时,引导更多的种植户加大果园改造,实现标准规范化种植,逐步向现代化栽培模式转变。
而现如今,像环体兰一样有知识的年轻人回乡发展,更是为三转湾蜂糖梨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据了解,以前三转湾的梨熟了都是通过人背马驮运到到市场,整个村的梨卖完差不多要5个多月,一部分的梨都还没到市场就烂在地里面。而现如今,年轻人的加入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三转湾蜂糖梨的销售方式更多元化。
三转湾村积极宣传,用好线上线下各类渠道,特别是抓住水果网上销售快速增长的机遇,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电商”等进行网络销售,大大缩短了蜂糖梨的销售周期、提高了经济收益。
三转湾村村民小组长环体兰说:“现在通过互联网直接在田里面打包,送往快递公司发货,时间减短了,三个多月,就可以把水果全部卖完。”
此外,三转湾村在宾川县鼓励农民合作社与村组集体创建新的合作体的大环境下,成立了3个合作社和1个家庭农场,形成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增强了三转湾蜂糖梨产业的竞争力。现如今,三转湾蜂糖梨产业蒸蒸日上,开启了三转湾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文/徐晓霞 温昌盛 陈若男 白乘仲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