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从田间到餐桌 贡菜的“蜕变”

时下,宾川县的贡菜迎来采收旺季,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随处可见农户采收、加工贡菜的丰收热闹景象。贡菜不仅为当地种植户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增添了餐桌上的美味。从田间到餐桌,色鲜味美的贡菜是如何华丽“脱变”的呢?

贡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苔干、响菜,晾干泡发后色泽鲜绿、质地爽脆,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脱水蔬菜,栽培历史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因清乾隆年间进贡朝廷故称之为“贡菜”。因其食之有声,清脆爽口,因此也被称之为“响菜”。农户在农历八月十五后栽下贡菜苗,冬月时节陆续进行采收加工。金牛镇金甸村的文学美家种植了4亩贡菜,这几天正是采收加工的高峰期,他们一家正忙得热火朝天。

金牛镇金甸村村民文学美说:“我们的贡菜从田里面砍回来,要经过削皮、开条、清除白芯、凉晒等程序。”

忙碌的间隙,文学美也会取上一些自己亲手种植加工的贡菜来犒劳家人,以此慰藉半年来的辛劳。新鲜的贡菜吃起来口感和莴笋相似,但是脱水晒干后做成的贡菜,质地和口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成酱菜或凉拌,特别脆嫩,但贡菜最地道的吃法还是泡发后用来炒肉或煮火锅。

文学美介绍,贡菜的种植成本低,田间管理简单,经过两个半月至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采收,大约30公斤的新鲜贡菜可以加工出一公斤贡菜干。

金牛镇金甸村村民文学美说:“贡菜晒干以后就可以拿去卖了,今年的价格比较好,60元一公斤左右。我家种了4亩左右,现在削了两亩左右,卖了2.5万元。”

近年来,宾川县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种植贡菜,因为宾川所产的贡菜质量和品质都很好,所以受到越来越多收购商的欢迎。

安徽省易门县贡菜收购商周静说:“我们发到北京、上海、广西、广东,因品质好,很受客户的喜欢。”

目前,宾川县已经成为贡菜的重要产地之一,据宾川县农业农村局统计,2022年宾川全县共种植贡菜约5万亩,成品贡菜产量约六千吨,产值约3亿元,贡菜已经成为宾川县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菜。

图文/吴松江  温昌盛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