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开新局】宾川县:“三驾马车”拉动经济稳中向好

宾川全县上下正确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态势,不畏艰辛、奋力拼搏,深入践行“两个革命”,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社会要发展”的重大要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齐头并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8、2019、2020连续3年荣获全省跨越发展先进县,2022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167.8亿元,同比增长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754元,同比增4.2%。

综合施策,提振消费凝聚合力



培育市场主体。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全县实有市场主体36749户,其中企业353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37户,个体工商户32476户,比2021年底净增5751户,完成净增任务数的107.54%。宾川县云硕商贸有限公司、云南悦土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云南橘葡仓冷链储运有限公司成功升限纳统。强化调度分析。“一把手”亲自深入60户限额以上企业和个体进行业务指导,做好支持商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落实企业稳增长奖补政策。组织8户限上商贸企业参加“彩云消费券”“彩云购车补”等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增强在库企业发展动力,刺激消费增长。激活地摊经济。对县城区夜市和以路为市的摊点进行集中规划,建成太安美食城、华侨网红小吃街、中心街1号、侨乡文化特色主题街区,小吃、游玩、冷饮、烧烤、水果、杂货等一应俱全,夜市经济“人间烟火气,最扶凡人心”。春节、中秋等节庆期间,还在桔乡路、南苑路设置月饼一条街、年货一条街,以传统加创新促进节庆消费。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5亿元,同比增0.9%。



项目为王,扩大投资注入动力



抓项目储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按照“干好今年、备足明年、想到后年”的要求梳理项目,共储备“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562项,总投资1746亿元。2022年共梳理出重点项目173个,总投资720.41亿元。抓招商引资,围绕七大重点产业主动招商、精准招商,“一把手”外出招商20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7个,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同比增37.5%,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14.4%,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户。抓项目建设。狠抓重大项目建设,33名县处级领导双线挂钩包保100个重点项目和26个重大项目,及时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和县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加强经济运行的预测预警分析,2022年173个“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1.19亿元年加工20万吨滇西高原特色水果精深加工流通生产线建设项目正式投产,3.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宾川县广黄至鸡坪街产业公路建设项目完成建设;宾川县前所“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老务坪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高端装备制造中心项目(风光水储制研一体化示范项目)完成3条生产线安装并投入生产运营。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17亿元,增2.7%。其中,民间投资项目95个13.56亿元,投资额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产业投资项目94个38.56亿元,占比达44%,争取地方专项债券资金2.7亿元。



通关便利,外贸出口增添活力



深化改革。深化果蔬外贸出口便利化服务改革,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广泛调研,推行县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外贸企业机制,对辖区内出口企业融资、税收、出口等“一对一”“点对点”服务,用税惠赋能“减法”成就出口企业经济效益“加法”,目前,出口基地备案企业60户,备案面积37.28万亩,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企业57户,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出口农产品生产模式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模式。品牌建设。全县3户外贸企业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29项;10户外贸龙头企业通过了ISO、QS等20项国际认证;4家企业注册了以葱蒜产品和葡萄为主的“云福牌”“汇恳牌”“国巨萬和牌”“宽恳牌”等品牌。有效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8个、绿色农产品11个、有机农产品20个,培育了宾川柑橘(桔)、宾川朱苦拉咖啡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借势借力。县内4个华侨社区8657名归侨侨眷与欧洲、北美、南亚、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联系,宾川水果远销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2022年,外贸出口呈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达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27.96%,出口额和增速位列全州第一。



图文/杨艳梅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