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始


新学期伊始,鸡足山镇各中小学校纷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开学第一课教育主题,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五个认同”,进一步促进各族学生的交流交往交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走进鸡足山镇江股完小,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傈僳族同学和汉族同学一起演唱傈僳族歌曲《相约大松坪》。



各班主任重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等内容,精心制作PPT课件。活动中,学生穿着本民族服饰,老师从民族文化、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含义等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述。通过小故事诠释“大道理”,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活跃,老师在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时,学生们会积极参与互动,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方式,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各族人民密切交往、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




鸡足山镇江股完小傈僳族学生

朱玉瑶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渐渐明白了中华民族是一家人,我要团结其他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鸡足山镇江股完小教导主任

汤雨霏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案,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高年级,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低年级,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对学生传递民族团结意识,让他们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在鸡足山镇新川完小、教师组织学生讲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故事,同唱《爱我中华》歌曲、孩子们展示本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讲民族英雄故事……活动一个接一个,热闹非凡,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将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他们的心中,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深受学生喜爱。


01


鸡足山镇新川完小彝族学生

毕罗锐


在“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认识了不同的民族,还认识了特别多的民族文化,我要和学校里的每一位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和大家一起组建一个团结友爱的民族大家庭。

01


鸡足山镇新川完小校长

刘思义


学校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后文体活动之中,让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努力营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民族团结氛围,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师生的内心。


近年来,鸡足山镇中心学校强化民族团结校园阵地建设,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良好氛围;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优美的民族舞蹈和音乐融入大课间,形成鲜明的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将美育与体育结合起来,实现了“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传承”的教育目标,让学生认识各民族风俗和历史文化,了解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熟悉掌握党的民族政策和相关法规,促进民族团结扎根校园。


图文/王建军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