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身边人 做好当下事】巾帼标兵——余蓉:群文工作的领头雁


从事工作以来,她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立足宾川文化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带领干部职工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切实保障好了妇女儿童的文化权益和促进了全县群众文化发展,生动展现了干事创业的巾帼担当,她就是巾帼标兵——余蓉。



“前面两句总的评价还可以,我觉得情节方面还能再修改,演员的沟通交流还要再加强点......”与同事正讨论剧本的余蓉这样提出自己的看法。曾经,初上岗位的她什么都不懂,也没有接触过演员这个工作,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现学,并做出了成绩,得到了全体同事们的认可。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艺术股股长

王雷


她以前没有接触过表演,都是从零开始学,在州级、省级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个是大家都公认的。


至此,余蓉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她在工作中善于钻研,做到一专多能。2018年参与创作白剧小戏《乡村新曲》获得大理州第二届文艺调演编剧铜奖,2019年参与创作白剧小戏《除陋树新》获得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文化惠民演出小戏小品类铜奖,2019年在中共宾川县委宣传部举办的宾川县“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第十二届“信合杯 红土地之歌”演讲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20年全州第四届文艺调演中,创作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小品《猪和羊》获得戏剧曲艺类编剧铜奖(银奖空缺),多次参与大型文艺演出的策划和组织。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传播宾川文化,为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实事中,都能看到余蓉忙前忙后的身影。可这一切都是因为热爱。


宾川县文化旅游局

余蓉


工作热情主要是来自我对群众文化工作的热爱,多年来深入基层开展活动,看到一双双对文化对文艺活动充满期盼的眼神,我就觉得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


2020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工作都停滞了,但是为了保障好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余蓉带领全馆同志充分发挥数字文化传播范围广泛的优势,以线上文艺演出的形式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宾川县文化旅游局干部

余蓉


疫情期间,为给广大的群众做点实事,我就带领全馆的工作人员,一起策划了多场线上文化活动。


她不仅把数字文化传播的工作做了,还做得很出色。据了解,2020年,余蓉完成了三月街民族节线上文艺演出展播节目录制工作,组织开展贫困地区送戏下乡活动43场次。2021年完成了“开启新征程 歌舞迎新春”春节线上惠民文艺演出节目展播活动,组织开展“年味宾川”摄影展1次,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36场次。2022年推出了贺新春系列优秀文艺节目展播,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服务基层群众,并组织开展了“行摄宾川”摄影展,通过线上图片展览从不同角度反映宾川春节民风民俗以及人文风情,用影像资料记录下乡愁中的“宾川印象”。



除此之外,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余蓉积极推动宾川县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依托2019年文化馆实施的宾川县创新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业态专项采购项目,分别为全县10个乡镇发放公共文化一体机1台,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共享数字文化馆优质公共资源的有效途径,实现总分馆文化艺术资源共建共享,互相促进,打通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宾川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杨星


余蓉在工作中善于团结同事,善于学习、钻研业务。她能够与时俱进,结合宾川的实际,组织一批优秀的文艺节目参加演出。在争创国家级三级文化馆过程中,勇于吃苦,敢挑重任。


在平凡岗位上,余蓉凭借自己的执着、热忱,传递着文化工作者的热度,用真心助力发展宾川县群众文化。2022年,余蓉被大理州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她的干劲更足了。


宾川县文化旅游局干部

余蓉


获得大理州巾帼建功标兵这个称号,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开拓创新,为宾川的文化事业贡献出点滴的力量。

图文/徐晓霞 高顺文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