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精神 促发展】这场文艺汇演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为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坚定站稳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群众立场,近日,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在力角镇文化广场举行,云南省京剧院、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阿石才老师、宾川县文化馆及力角镇10余支文艺队组织了24个文艺节目,把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化作通俗易懂的乡音俚语“飞入寻常百姓家”。

汇演在力角镇中营文艺队的歌舞《开门红》中惊艳开场,激昂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瞬间将现场氛围点燃。接下来,激情澎湃的歌舞《爱我中华》、热情洋溢的舞蹈《敬爱的毛主席》、悠扬动听的独唱《映山红》、高昂激越的白族歌舞《八角鼓·霸王鞭》等二十余个高品质节目相继上演,博得现场掌声连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阿石才老师带来的芦笙舞《芦笙欢歌》《芦笙山寨欢迎你》更是将活动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经过三天的葫芦笙演奏技能培训,大家都掌握了芦笙舞步的技巧,在场的文艺队、群众纷纷起身加入了跳芦笙舞的队伍,一起享受着歌舞带来的欢乐。

“这两天力角镇举办了葫芦笙演奏技能培训班,我借此机会跟着阿石才老师学习了葫芦笙的吹奏技巧和舞步要点,刚培训完就在这里演出芦笙舞,现学现用觉得很有趣,也很有收获!”来自力角镇官音阁的李会兵自豪的说。

演出当天,云南省京剧院表演的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和传统京剧《三岔口》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扎实的戏曲功底、精湛的表演技艺让在场的群众大开眼界。宾川县文化馆结合“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活动,带来了行云流水、极具古典韵味的舞蹈《书简》,令人回味无穷。力角镇十余支文艺队经过辛苦的精心排练,也在家门口的“舞台”上过了一把戏瘾。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闲暇时我们几个鬼步舞爱好者就聚在一起玩,后来在镇文广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李家井文艺队,我们几个跳了五六年了,疫情原因也有三年没有举行这么热闹的大型演出了,今天能把练习的成果展现给大家,非常开心。”来自力角镇李家井文艺队的王家桃说道,他们将浓浓的爱国情和家乡情融入了舞蹈,编排了鬼步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云南欢迎您》进行演出。

整场汇演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涵养群众的爱党、爱国、爱家情怀为主线,寓教于乐、融情于乐,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200余名文艺爱好者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一首首歌谣铿锵有力,唱响对党和祖国的红色赞歌,一支支舞蹈热情洋溢,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汇演既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汲取了新时代的榜样力量,也展示了力角镇公共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为建设共治共享的和谐幸福力角凝聚了共识。

当天适逢力角街赶集日,人们循着歌声纷纷赶来观看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欢声阵阵,好不热闹。“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省京剧院的戏剧很难得,其他节目也很精彩,希望以后多开展这类活动!”来自力角镇力角村委会的王国英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吸引了力角镇500余名群众到场观看,演员们通过歌舞、戏剧等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心坎里,以实际行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让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带来了欢乐,而且还向群众传递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极大激发了村民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力角的信心和力量。

力角镇人大代表

戚場秦

我们也将会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让惠民演出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对党的“好声音”听得懂、记在心。

图文/文静 朱莎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