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大山深处的诗词少年

主题为“本来”的2023年1月30日举行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场比赛现场,黄河队迎来了一位9岁的小选手,他气定神闲,收放自如抢答着主持人龙洋或嘉宾老师所出的每个诗词题。他是谁?到底来自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请跟随笔者一起去探个究竟。

眼前坐在树丫上,嘴里念念有词正背诵古诗的少年,正是笔者要寻找的小选手崔思敏。他出生于2013年10月,现就读于拉乌完小三年级一班,家住云南大理宾川拉乌乡大厂村委会石乌拉村民小组,距县城有100多公里,整个村子群山环绕,核桃树郁郁葱葱,满眼翠绿一派生机盎然,很具有诗意。

崔思敏说,他最喜欢在核桃树林下或者地埂边看书背古诗。

谈起古诗词,崔思敏马上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他说,他是因为一个叫“大耳朵图图”的小玩具爱上古诗词。记得三岁的时候,他父亲崔贵泽领着他去昆明看病,给他买了一个大耳朵图图的电子玩具,能播放好几首古诗,他经常跟着读,久而久之喜欢上古诗词,毫不夸张说“大耳朵图图”成了崔思敏古诗词路上的启蒙老师。如今虽然过去6年多,崔思敏还珍藏着这个玩具,时不时拿出来和自家的小兄弟玩上一会。

兴趣遇上了机遇是人生的最大幸运。等到六岁住校,崔思敏一方面碰到善于启蒙孩子阅读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谢红芬和班主任张福银两位老师,她们想尽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另一方面学校图书室建得较好,图书丰富,随时对学生开放,这极大方便了崔思敏看课外书读古诗,为他的兴趣爱好巩固升华准备了基础条件。

诗词路上既有玩具的相伴启蒙,又有老师的春风化雨,更是有满腔热忱和不懈努力。在学校里,崔思敏一有空就钻到图书馆,或者躲到人少处开始看书读诗词,每逢周末,急匆匆回到家拿上诗词书籍,在核桃树下或者放牛路边诵读古诗词。随着日积月累,现如今崔思敏已经掌握了300多首古诗词。

拉乌乡完小教师张福银说,他非常喜欢古诗词,能够自编自演创作一些打油诗,顺口溜,加上一些动作表演给同学们看。

放牛娃上央视。崔思敏是幸运的,2023年1月,受央视诗词大会节目组的邀请,崔思敏登上央视舞台,并在“大浪淘沙”环节脱颖而出,登上诗词大会主舞台先后参加了《2023年中国诗词大会》主题为“欢喜”的第一场和主题为“本来”第六场诗词对抗赛,并获得了两枚金徽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崔思敏在诗词上取得的可喜成效,不但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而且还深深影响着周围的同学。

拉乌完小校长张若恒说,崔思敏同学是同学们的榜样,他坚持每天读书背古诗,周围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也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读古诗看课外书。

图文/赵彬  杨成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