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平川镇抓实粮食生产

平川镇党委、政府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坡改梯、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利民利农项目,兴修农业生产道路、架设节水灌溉设施,让瘠地成为高产良田,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为平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从早春到盛夏,一坡坡包谷、一垄垄稻田,平川坝子也从一片片的黄土坡渐渐披上了碧绿的防晒衣。

七月的禾头村路两边,嵌满石头的黄土坡上,农民群众“见缝插针”种上了包谷。满山碧绿的包谷,艳阳下汗流浃背却依然面带笑容辛勤劳作着的村民,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平川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高寒、偏远乡镇,春季种葱蒜,入夏耪烤烟,深秋收玉米,冬日割稻谷,是勤劳的人们生活的写照。但是由于地处高山地区,大部分耕地多在崎岖的山坡上,灌溉水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较多,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传统种植一度受限。

为破解发展瓶颈,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平川镇在抓好支柱产业烤烟生产的同时,2023年在古底村开展了600亩州级“156”示范工程建设示范区,在山地抓实包谷为主的粮食生产,牢牢抓好粮食安全。

盛夏中的平川镇,田头不仅有集中连片的烤烟,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包谷林,枝繁叶茂,丰收在望。等到包谷成熟时,“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溢满山岗平坝。

图文/林珊

编辑/李丹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