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川镇:“文体旅融合+”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近年来,平川镇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厚植民族团结融合厚土,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群文汇演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平川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州级文化先进镇,素有“文墨之乡”“花灯之乡”的美誉,全镇共有各民族文艺队86支,时常活跃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一线。202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文旅中心、各村委会组织开展了春节联欢大会、贺新春·歌盛世·平川文化惠民演出、平安家庭·幸福村居·古底村州级“平安家庭”文艺汇演、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打歌盛会、践行党的二十大·民族团结进步·欢庆六一文艺演出以及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文艺活动10余场次,彝族打歌、羊皮鼓舞等少数民族特色节目异彩纷呈,观看群众达2万多人次,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同时,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融入各项文艺活动中,在全镇各族群众中营造起唱响民族团结、跳出民族进步的文艺活动氛围。


非遗传承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平川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能让传统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平川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目前已收集挖掘整理非遗项目48项,申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6人,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州级3项、县级42项,建成了“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平川狮灯”“平川唢呐调”三个省级非遗传习所和2个省级传统生态保护区,“平川完小”建成非遗示范学校,年平均传习学生及文艺骨干、咖啡制作技艺传承人300余人,通过非遗传承,让更多人记住历史、记住乡愁,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共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体育拼搏激活民族团结“源动力”
平川镇曾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龙狮健身先进镇”,获得“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州级体育先进乡镇、武术之乡”等称号,体育氛围浓厚。为丰富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传递全民健身、健康促进的生活理念,发扬体育精神,凝聚团结力量,平川镇积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其中2023年职工篮球赛,全镇14个村委会、各企事业单位共16支篮球队,170余名运动员进行了50余场次拼比,精彩的赛事呈现了全镇各民族群众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平川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建成标准篮球场50块、灯光球场6块、乒乓球桌120余张、健身路径28套,实现了14个村委会文体活动中心全覆盖,为广大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为各民族群众心手相牵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融合铸牢民族团结“主阵地”
依托平川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及全省革命老区等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积极融入全县“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建设。近年来,平川镇不断加强文物古迹、特色民居、旅游景点的保护、修缮与开发,发展“民族团结+文旅”产业,把各族群众的传统文化、历史记忆融合到旅游产业当中,推动建设富有民族团结进步内涵的文旅村庄,平川古镇、杨氏宗祠及名人题刻、寿泉、观音寺、朱苦拉百年古咖啡林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陆续向游客开放,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为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开拓携手迈向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图文/王梦瑶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