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经济 破困局 开新篇】宾居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宾居镇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特点,以“绿”为先,主动融入全县绿色能源发展布局,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积极盘活资源,发展风能、光能等“风光水储制研一体化”产业项目,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能源牌”的战略部署,发展了龙口光伏、干海子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和乌龙坝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

连绵起伏的山峦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铺陈排列,错落有序。在霞光的照耀下,硅光伏板犹如画卷,映照着天光景色,宛若蛟龙,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截至目前,宾居镇已建设完成两个光伏发电项目。

位于宾居镇龙泉、石马、杨官后山的龙口光伏项目,由宾川中碳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用地总面积约2556亩,装机规模为150MW,总投资82000万元,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工程采用540Wp单晶硅光伏组件,光伏支架由28块2256mm×1134mm单晶硅光伏组件按 2(行)×14 (列)的布置方式组成一个光伏子方阵,总计6365个支架阵列,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为21583.35万kW•h,可实现年产值7248万元。

位于宾居村委会白象厂村民小组老鸦台山上的干海子风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是云南省核准的第一个风光互补模式新能源项目,由水电十四局大理聚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光伏面积占地约560亩,装机容量为2万千瓦,主要由20个1MWp的光伏方阵、20套箱式逆变器、20台箱式变电站、20台电缆分接箱、场内道路及一座35kV开关站组成。在开关站汇集电能后,以1回35kV架空线路就近接入大理巨龙山风电场110kV升压站,线路全长9.81km,与大理巨龙山风电场形成风光互补电站,每年平均发电3469.1万kW.h,年产值约为2500万元。

沿着蜿蜒的山路徐徐前行至乌龙坝斗鼎山,这里草地绵延,牛羊成群,矗立在高山上的风力发电机与草甸相互呼应,叶片缓缓旋转,点缀着宁静的草甸风光,犹如画卷,美不胜收。据悉,大理斗顶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4.95万千瓦MW,主要由33台1500kW风机、33台箱式变压器、3回35kV集电线路及场内道路组成,与已建成的巨龙山风电场共用110kV升压站,平均年发电19689.4万kW.h,年产值约为12949万元。


据了解,“风光互补”能够充分利用区域的风能、光能互补性,克服各自独立发电的不足,实现新能源可控稳定供电的目的。宾居镇的三个“风光”绿色能源项目每年持续上网供电约44741.85万kW•h,可实现年产值约22697万元。

宾居镇将锚定新能源赛道,不断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响应新能源发展新模式,借鉴风光旅游、风光互补、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方式,不断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将清洁能源产业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机结合,推动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文/ 赵庆玲
编辑/张玲
责编/张玲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