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⒅ 两过曹溪寺 细述“八功德水”

【原文】循舍身崖东南转,为曹溪、华首之道;绕庵西转,盘绝壁之上,是为礼佛台、太子过玄关。......东南傍崖者一里余,有室倚崖,曰曹溪寺,以其侧有水一泓,在矗崖之下,引流坠壑,为众派之源,有似宗门法脉也。稍下,路分为二,正道东南循崖平去,小径西下危坡......二里,出循崖正道,过八功德水,于是崖路愈逼仄,线底缘嵌绝壁上,仰眺只觉崇崇隆隆而不见其顶,下瞰只觉窅窅冥冥而莫晰其根,如悬一幅万仞苍崖图,而缀身其间,不辩身在何际也。


【原文】二十日晨起......乃从寺右循崖西行,遂过华首门而西,崖石上下俱峭甚,路缘其间,止通一线......少下,有水出崖侧树根间,刳木盛之,是为八功德水。制木之外无余地,水即飞洒重崖,细不能见也......又西半里,稍上,又半里,为曹溪庵。庵止三楹,倚崖,门扃无人。其水较八功德稍大,其后危崖,稍前抱如玦。余攀石直跻崖下,东望左崖前抱处,忽离立成峰,圆若卓锥,而北并崖顶,若即若离,移步他转,即为崖顶所掩不可辨。惟此处则可尽其离合之妙,而惜乎旧曾累址,今已成棘,人莫能登。 

——《徐霞客游记》

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七到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二十日,徐霞客多次在金顶、华首门、曹溪寺、八功德水一带活动考察,其中两次详细记述描写曹溪寺(庵)和“八功德水”,文笔细腻。

第一次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七日,他住宿于金顶原“迦叶殿”,二十八日一大早起床后在金顶旧迦叶殿吃过早饭,从后山束身峡下到曹溪寺:“循舍身崖东南转,为曹溪、华首之道;绕庵西转,盘绝壁之上,是为礼佛台、太子过玄关。”徐霞客在礼佛台观望绝壁“......台之北,崖壁倒悬,磴道斩绝,而西崖之瞰壑中者,萼瓣上迸,若蒂斯启......”随后,他对曹溪寺作了第一次考察记录:“东南傍崖者一里余,有室倚崖,曰曹溪寺,以其侧有水一泓,在矗崖之下,引流坠壑,为众派之源,有似宗门法脉也。”徐霞客这里记录的“以其侧有水一泓,在矗崖之下,引流坠壑,为众派之源”,应该是后来的曹溪水,是鸡足山后山的一个景点。

随后,徐霞客考证记录了曹溪寺到华首门的通道:“稍下,路分为二,正道东南循崖平去,小径西下危坡......”接下来,徐霞客粗略的记录了八功德水:“二里,出循崖正道,过八功德水,于是崖路愈逼仄,线底缘嵌绝壁上,仰眺只觉崇崇隆隆而不见其顶,下瞰只觉窅窅冥冥而莫晰其根,如悬一幅万仞苍崖图,而缀身其间,不辩身在何际也。”

徐霞客“东南循崖平去”,在沿路对景观作了记录,对华首门、舍身崖绝壁作了考察描写:“余初自曹溪华首门下瞰之,见其寺沉沉直坠壑底,以为光从窅阒中上腾,乃鼯栖虺伏之窟。及至而犹然在万壑盘拱之上,而上眺华首,则一削万仞,横拓甚阔,其间虽有翠纹烟缕,若绣痕然,疑无可披陟,孰知其上乃西自曹溪,东连铜佛殿,固自有凌云之路,横缘于华首之前也。” 

 第二次到曹溪寺、八功德水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十九日,徐霞客夜宿铜佛殿,二十日晨起,从铜佛殿“循崖西行,遂过华首门而西,”他对环境的描写入木三分:“崖石上下俱峭甚,路缘其间,止通一线,下瞰则放光寺正在其底,上眺则峰顶之舍身崖即其端,而莫能竟也。”过八功德水、曹溪庵,第二次详细观察记录八功德水“......少下,有水出崖侧树根间,刳木盛之,是为八功德水。制木之外无余地,水即飞洒重崖,细不能见也。路尽仍上,即前西来入大道处,有革龛倚崖间,一河南僧习静其中,就此水也。”

过曹溪寺时,记录了曹溪寺和曹溪水,只是这次记录为“曹溪庵”,上次为“曹溪寺”。《徐霞客游记》:“又西半里,稍上,又半里,为曹溪庵。庵止三楹,倚崖,门扃无人。其水较八功德稍大,其后危崖,稍前抱如玦。”徐霞客一直保持探索精神,精益求精:“余攀石直跻崖下,东望左崖前抱处,忽离立成峰,圆若卓锥,而北并崖顶,若即若离,移步他转,即为崖顶所掩不可辨。惟此处则可尽其离合之妙,而惜乎旧曾累址,今已成棘,人莫能登。”


八功德水

八功德水,又名八德溪,鸡足山老僧说是当年迦叶尊者用法杖引出来的,位于从华首门往西行不远的游道旁。原为自然形成的一个小水塘,后来被砌成一口四方井,一股甘冽清凉的涓涓细流从树林里流出,再流至井里,井满之后,再流向箐底。据佛经记载,八功德水对人有八种好处,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后不伤腹,是鸡足山著名的灵泉之一。山上师傅在泉水旁立了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雕刻得精美绝伦,守护着灵山真谛,这里可以就地品尝八功德水,也可以盛回去给家人朋友品尝,把鸡足山的福气、灵气带给你身边的人。


曹溪水

沿着鸡足山后山旅游环线下束身峡绕道华首门,路边游道旁有一眼泉水,佛家传说是迦叶尊者用法杖点化而成,因旁有曹溪寺,故名“曹溪水”。迦叶尊者是禅宗初祖,鸡足山为禅宗正源,明代状元杨升庵将此水命名为“曹溪正滴”,意寓鸡足山是禅宗发源地。曹溪水一年四季从不干涸,一滴滴清泉从山崖绿苔上滴落下来像晶莹剔透的珍珠,喝上一口清凉、甘甜,顿觉神清气爽!据山中老僧说,喜欢诗书的人,来到这里只要喝上几口曹溪圣水,以后便会“才如泉涌”。曹溪水旁原建有曹溪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毁。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游在宾川》,部分图片为视频截图,向作者致谢!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李 丹

审稿/ 安建雄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