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千人打歌、狮灯鹤舞……平川地区“二月十九”传统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为加大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各族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积极探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途径,3月28日,平川镇举行第三届民族团结进步打歌盛会暨“遇见平川·燃情古镇”非遗展演文化活动。

当朝阳初升,来自平川、拉乌、钟英等地的民众欢聚一堂,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开始为这场传统盛会的到来忙碌起来。男女老少积极参与,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为这场庆典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平川镇文旅中心主任 杨剑年:“我们的传统盛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


平川镇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厚重,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传统盛会历史悠久,各种传统习俗传习至今仍然经久不衰。在现场,附近民众身着少数民族盛装,围在一起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庆祝这一传统盛会,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样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上午9点,打歌盛会正式开幕。锣鼓叮咚敲起来,唢呐震天吹起来。参加活动的民众和全县各地来参加活动的文艺队们,手拉手,跟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着身体。用自己的舞姿和笑容,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意。此外,非遗狮灯、舞龙、白鹤、麒麟等也纷纷开始了精彩的展演。




表演结束,由各村组成的狮灯、白鹤、麒麟、舞龙等平川地区非遗组成的“游灯”队伍开始了沿河的游行。随后“扫灵官”也开始精彩上演,寓意扫除灾害、祛除疾病,身体安康。


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还可以在会场附近品尝到平川的“黄煎凉粉”、正宗的朱苦拉咖啡,还可以买到非遗麦芽核桃糖、传统手工制品毡条等。

商贩 杨必会:“活动上,我们积极推广非遗产品麦芽糖,土饼干。”


千人打歌、游灯、平川狮灯、唢呐调、洞经古乐展演……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展现了平川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传承和积极向上、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紧紧抓住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游客 方杰:“此次活动融合了平川当地的非遗民俗,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我觉得很有意义。”


传统民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当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平川的文化知名度与影响力,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生动的能量。
图文/自雨洁 王静红 白乘仲 王梦瑶 季山(实习)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