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机”舞动“科技范” 植保见效“新速度”


“无人机打药的效率比人工快得多。传统的人工打药,一亩地最少也要40多分钟,打完药回家还腰酸背疼的。现在有了无人机,手指动一动,几分钟我就可以打完一亩。”说话间无人机已经完成作业返航。

走进州城镇华侨社区的万亩柑桔示范园内,刚摘完果子的柑桔,尽情伸展着枝丫,徜徉在热烈的阳光下,微风拂过,掀起阵阵绿色的波涛。伴随着旋翼转动的轰鸣声,一架满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在黄良胜的操作下腾空而起,沿着果园匀速飞行将白色的雾化农药均匀洒向果树,高效快捷的无人机“飞防”植保,让果树田间管理尽显“科技范儿”。


据了解,柑桔产业一直是州城镇华侨社区的支柱产业,辖区种植沃柑、砂糖桔、脐橙等6000多亩柑桔,但果树田间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却不高,长久以来施肥、打药、采摘都十分依赖人工。其中打药更为突出,为了有效预防病虫侵害,果农一年四季都需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施药预防。近些年,用工成本不断增加,费时费力的打药逐渐成了果农心中的“难事”。

“我家种植了十多亩沃柑,人工打药大概需要一天,有的时候一天还干不完,外出考察学习的时候我看到了人家用无人机,我也想引进来,现在真的很便捷!”黄良胜率先引入无人机在华侨社区进行植保“飞防”,高效、安全、节约的新打药方式一出现便倍受周边种植户的欢迎,打药的订单络绎不绝。相较于人工喷药,植保无人机‘飞防’具有精准施药、节水节药、省时省力的显著优点,能带来近10倍的作业效率提升,减少30%以上的用药和60%以上的用水量。截至日前,黄良胜已为1000余户农户,共计10000余亩果树作物进行“飞防”植保作业。

无人机在田间轻舞,“科技范儿”实打实转化成了农业生产力。近年来,州城镇坚持走好“科技兴农”道路,持续加大农机补贴、广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机械化、轻简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州城快速普及,让这片沃土焕发了新的活力,推动州城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图文/申志金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