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生活在宾川】65岁,正是玩音乐的年纪




在宾居,有这样一支文艺队伍,
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5岁,
但演奏起来活力四射,远超年轻人。
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办起活动来有模有样,
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
穿梭于各类文艺汇演的舞台中,
板直的腰板和花白的头发是他们的“特色”,
他们就是“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宾川·宾居直属小组”文艺队。

文艺队现有队员26人,来自各个行业,有的是退休干部,有的是农民,还有的是教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文艺的热爱和执着。他们因兴趣爱好走在一起,共同排练,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抒发对生活的热爱,是宾居镇文艺宣传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他们正襟危坐,西装革履,领队一个手势,演出便开始了。丝竹和鸣、鼓乐笙箫、鹤发童颜,在《喜盈门》《赶马调》的乐曲声中,一个个精彩节目纷纷登场,掌声此起彼伏,欢声不断,一登台,便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
1
以好作品弘扬好作风
他们才华横溢,演出总是充满了创新和惊喜。文艺小组成立仅一年半时间,就先后创作了近十部优秀作品。这其中,有以红色故事为传承的《红色丰碑——赵醒吾》组歌、《红军 我的亲哥哥》;有代表宾居地方文化特色的《宾居舌尖喷喷香》《唱唱我们石榴园》《平安快乐过大年》,有极具彝乡民族特色的《拉乌彝乡春来早》......每一部作品都极具影响力和观赏性。他们将红色故事、优良传统、普法强基等内容融入作品,传承红色记忆、唱响地方特色、弘扬时代风尚,丰富了群众精神世界,是宾居文艺事业上的“雅韵之声”。

2
以好队伍成就高水平
“州民协·宾居直属小组”文艺队以高水平的演出质量为宗旨,每一次演出,都用心准备、精心打磨,按分掐秒登台演出,保证演出时长,保障艺术水准。虽然年过六旬,但演出起来从不拖沓,他们干练饱满、训练有素的精气神成为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精湛的表演技艺,常被各地区邀请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活动,曾先后到力角镇、大营镇、鸡足山镇、拉乌乡等地开展文艺联欢活动,获得过较好的成绩,与当地文艺队和群众交流切磋技艺,促进了全县文艺活动的繁荣。

3
以好精神凝聚团队力量
文艺队组建初期,也面临一些困难。经费紧张,领队杨振猛老师不假思索为小组捐赠演奏服两套、电脑一台,捐现金12000元。演出技艺不佳,成员杨志超、石翠泉两位老师不吝赐教,将自己所学全盘脱出,花费大量个人时间教学演唱演奏技巧。演出时间不固定,大家就安排好自己手里的农活,挤出时间参加各项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下,文艺队的演艺水平越来越高、文艺作品也越来越精湛。

如今,“州民间艺术家协会宾川·宾居直属小组”已经成为了宾居镇的一张名片。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全县的文化事业源源不断注入活力。下一步,宾居直属小组将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和文艺创新,继续传承和发展好民族文化,为乡村文化事业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图文/赵庆玲
编辑/李蓉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