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家底子,守住钱袋子



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已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的潜在诱因。管理不善、数据不准确、责任不明确,这些都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潜在的巨大风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宾居镇成立工作专班,通过全面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台账动态管理、专项监督、开通问题线索举报渠道等方式,全面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

完善“三资”管理制度,制定《宾居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宾居镇“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规范大额支出管理办法,梳理村组重大决策程序、“四议两公开”程序、财务管理事项以及集体资产管理等村级管理事项,明确村级报账员、总支书记、村监委主任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村组干部的权力运行。及时对财务使用状况进行核查公示,让财务公开更加清晰透明。以毘村村委会为例,通过及时核查账目,清理1.6万元资金及时入库,有效避免村集体资金流失。
通过出租、承包、转租、发展村集体服务类项目等方式,合理盘活村集体资产,确保实现了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以宾居社区为例,2023年,通过举办“越析印象集市”展销会收取商铺租金,创收村集体经济36万元。清河社区通过固定资产出租给大理热宝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盘活自来水管理、铺面出租等方式创收村集体经济60余万元。同时在资产的利用使用过程中,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资产信息的公开透明,有效防止了资产流失。在资产交易过程中,严格按照公开招投标的程序,确保了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促进了集体经济的稳健发展。

对集体资源性资产进行严格的清查核实,并全面登记造册,确保财务公开制度得到落实,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化,检查考核等情况实行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资源台账实行动态专人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规范集体债权债务管理,建立债权债务明细账;专用票据的领用和核销遵守规定,票据开具填写规范。盘活可利用资源,出租集体公益田、公益林地,增加村集体收入。对签订的相关协议或合同不规范,合同兑现(包费收取)不及时、不足额等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并追缴费用。以石马村委会为例,通过盘点清理,催收回集体土地承包费12.12万元,补充完善43户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


截至目前,宾居镇共排查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12个,补充完善合同172户,收回村集体资金40.21万元、资产30平方。下一步,宾居镇将加大“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查处力度,推动村集体“三资”从管得住用得好向精细化治理转型升级,扎紧扎牢农村集体经济“钱袋子”,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END

图文/赵庆玲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