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乡土情深 青春筑梦——田野间的成长轨迹


2023年9月,我踏上了云南省宾川县钟英乡的土地,成为了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每个中国人对于土地最朴素的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向土求生的农民,转变的是耕作方式,不变的是脚踏实地的坚守,这是土地教会人们的道理。在驻村这一年里,我的所见所思、所行所往,皆与土地紧密相连。也在春华秋实间从这片土地里汲取了对于生命与人文的感悟,可以说这片土地成为了我生命中的“第二个大学”,赋予了我无价的成长与启迪。

“躬行方知事非易,泥土之中见真知”。初到钟英村,我犹如初生的牛犊,既满怀憧憬又略显迷茫。由于缺乏对村情的了解,工作起步艰难,村党总支书记耐心地给我介绍防返贫监测户的基本情况,村监委主任带着我到挂钩的监测户和脱贫户家里开展收入核算工作,进了家门后我照本宣科把收入核算方法给农户读了一遍,迎来的却是不解的目光,好在主任及时用几句白话替我解了围,我明白了不仅要会说方言,更要学会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搭建起与农户沟通的桥梁。于是,我化身为一名“小学生”,详尽地记录下村干部对村庄每一细微之处的介绍。紧跟村干部的步伐学习开展工作的方法策略,手机的备忘录中,记满了走访过的每一户家庭的图片和基本情况家庭。谈及村民间的纠纷调解,我一直心存畏惧,每次到现场看见村民吵得不可开交,我总是吓得不敢说话,村总支书记说:“在农村工作,难免会遇到些误解与责难。当村民心中有怒火时,不妨先给他们一个释放的空间,让他们把不满都说出来。待情绪平稳之后,再耐心地讲明事理,这样,调解工作也自然就顺畅了。”

“情系桑梓,心系百姓,点滴之间见真情”。群众事,无小事。在村里工作,每天面对的都是繁杂琐碎的小事,但这些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驻村以来,我跟着村干部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走村串巷,宣传护林防火、耕地保护、小额信贷等政策,开展房屋安全排查、防返贫监测排查,推进耕地流出整改,使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为村小组活动室添置新的桌椅,协助村干部调解村民矛盾,协助村党总支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及党课学习,不仅加深了自己对村情的了解,也逐渐成长为一名能独当一面的“基层多面手”。

“志在四方,脚踏实地,青春在田野间绽放”。勤勤恳恳耕耘、满怀希望前行是村民们赋予我的智慧。他们一年四季不辍耕作,在干旱的山区土地上用汗水浇灌出甘甜的柑橘、晶莹的葡萄、饱满的石榴、清新的蜂糖梨等等,绘就了一幅幅丰收的画卷。我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时常到田间地头,时而穿梭于葡萄园中,协助他们掐芽理枝,确保每一株葡萄都能茁壮成长;时而踏入农户家中,帮忙削贡菜、装葡萄,体验着从土地到餐桌的每一份辛劳与喜悦。“到家里吃饭”、“这串自家种的葡萄拿回去尝尝”,这份深藏于骨子里的勤劳、淳朴与热情,是我最为珍贵的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财富,继续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眼间,我在钟英村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第二个大学”里,我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更坚定了信念。我愿化作一颗扎根乡土的种子,与村民们一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继续奋斗、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END·

图文/陈四瑜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