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支医师队伍,他们跨越了2600多公里,从上海不远千里来到宾川,对宾川开展了将近4年的援滇帮扶,为宾川本地群众带来了上海先进的医疗技术,也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本地医疗队伍。
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节日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在医师节来临之际,今天,就让我们的镜头聚焦这支特殊的医师队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江,将金沙江南岸的宾川与黄浦江东岸的浦东新区紧紧相连。据悉,自2021年11月起,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每批派驻帮扶专家5名,到宾川县人民医院开展6个月的帮扶工作。至现在,上海公利医院现已派出第七批共计36人次开展对口帮扶。
将近4年的帮扶,专家团队从哪些方面对宾川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取得了哪些帮扶成效呢?
自上海对口帮扶宾川以来,在心血管内科、妇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普外科、骨科、急诊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学科中,充分发挥上海医院管理、技术的优势,用心用情对口帮扶宾川,将自身的医术本领毫无保留、手把手传给科室医务人员。帮扶县医院以来,累计帮扶开展新技术99项,指导并参与手术5529台次,接诊门急诊12780人次、住院13039人次,疑难病例讨论1786次,指导建设了心血管内科、妇科、泌尿外科等特色专科,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带到宾川县,帮助县医院在综合能力、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新项目、科研教学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不断提升。
在人才培养、带教工作中,帮扶专家共对县医院50多名跟学业务骨干实行重点培养,帮扶专家从“手把手”到“放开手”,帮扶县医院完成了我县多个首例技术的开展,例如心脏介入手术等从不能开展到现在已能独立开展。同时县医院开展“队伍提能,双向互派”,投入沪滇协作项目资金18万元将60名中层人员、11名专业技术骨干派到上海公利医院学习、进修。在县医院建立了上海公利医院3个专家工作室、2个专科联盟,为宾川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上海公利医院在对口帮扶宾川的工作中,共投入沪滇资金220万元,在县医院实施人工智能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单病种数据上报系统,为村卫生室配备智能健康检测诊断一体机,帮扶县医院建设了微创外科影像系统临床应用与培训中心,在县医院搭建起了8个学科的多学科远程诊疗平台,并依托县医院远程中心联通全县公立医疗单位远程诊疗系统,将上海优质的医疗服务源源不断地带给宾川老百姓。在上海公利医院无私的帮助和指导下,与帮扶前相比,县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181项,三四级手术例次增94.8%,微创手术例次增70%,转院率降24.6%,县外来就医人次增71.1%。沪滇协作为宾川县医院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帮扶动能”,帮扶成效开花结果,医院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就医得到有力保障。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