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技艺遇上年轻力量 百年咖啡香飘更远

在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藏着一段跨越百年的咖啡传奇。1904 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种下的咖啡苗,历经风雨长成茂密的古咖啡林。如今,一位年轻的彝族姑娘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让这缕百年咖啡香走出深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她就是“朱苦拉1904咖啡”主理人蔡灿鑫。

1995年出生的蔡灿鑫,是土生土长的宾川县平川镇人。初中时,母亲在铁锅中翻炒咖啡豆的香气,是她对朱苦拉咖啡最早的记忆。“那时候只觉得好闻,后来才知道,家乡的咖啡藏着这么深的历史。”2017 年,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她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

2021年大学毕业后,蔡灿鑫放弃了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潜心学习朱苦拉咖啡传统制作技艺。每年12月咖啡成熟季,她穿梭在古咖啡园采集鲜果,对日晒处理、发酵水洗、晾晒时间、失水率等数据详细记录分析,反复对比不同环节对口感的影响。“从采摘到烘焙,每个步骤都有讲究,老一辈的手艺不能丢。”凭借这份执着,她很快掌握了传统技艺的精髓。

为了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更多可能,2023年12月,蔡灿鑫走进大理啡凡咖啡培训学校,系统学习现代咖啡制作技术,考取高级咖啡师职业资格证书。“不是要丢掉传统,而是用科学方法让它更好地呈现。”她将传统日晒工艺与现代烘焙技术融合,既保留了朱苦拉咖啡独特的坚果香与焦糖甜,又让口感更符合大众喜好。

2024年,是“朱苦1904咖啡”走出去的关键一年。7月,蔡灿鑫带着咖啡参加南博会非遗展示,在省城昆明向世人讲述1904年的咖啡故事;8月,她在宾川县城开出“朱苦拉1904咖啡” 馆,将家族传承的“蔡大哥咖啡”正式更名,让深山味道走进县城生活;11 月,她注册“一百年只为一杯咖啡”版权,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份坚守。

今年5月,她参加了成都第九届国际非遗节;中国国际电视台“文明地球村”栏目走进朱苦拉,镜头记录下她遵循古法制作咖啡的全过程,让这门非遗技艺通过屏幕走向世界。接下来,她将带着朱苦拉咖啡参加北京国际咖啡博览会。从南博会到成都国际非遗节,再到即将亮相的北京国际咖啡博览会,她带着咖啡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不仅有茶,还有一杯穿越百年的好咖啡。



蔡灿鑫

“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宾川不仅有鸡足山和水果,还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承载着百年故事的咖啡。”

如今,朱苦拉1904咖啡的香气正从宾川县城飘向全国。这位年轻的非遗守护者,用青春续写着百年咖啡的故事,也让更多人相信:当传统技艺遇上年轻力量,便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持久的芬芳。


图文/王静红 张玲

编辑 责编/李蓉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