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宾川】鸡山竹笋香喷喷
周末回到老家,侄儿告诉我,今年的雨水好,山上的竹笋已经破土而出,街上已有少量的新鲜竹笋在卖了。于是,自然让我想起了味道香喷喷的鸡足山竹笋。
夏秋之交,云雾如轻纱般缠绕着鸡足山,在如梦似幻的山林间,藏着大自然的馈赠——鸡足山香笋。它们如同俏皮的精灵,隐身在茂密葱郁的竹林深处,默默生长,静待着有缘人去探寻,去品味。
翻开古朴的《宾川风物志》,关于鸡足山香笋的记载,每一个字都透着它的非凡。它的组织细腻入微,肉质洁白似雪,清香可口的滋味,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山珍。1924年,鸡足山香笋凭借自身卓越品质,在云南省劝业会上大放异彩,荣获优等奖,从此声名远扬,让无数人为之倾心。事实上,鸡足山的竹笋,以其柔嫩清香、清脆爽口的独特口感,征服了众多食客的味蕾。同时,它还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公认的无公害绿色生态食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健康美味。
鸡足山竹笋的吃法很多,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舌尖魔术。刚从土里冒出尖儿的新鲜竹笋,与腊肉火腿肉片一同在锅中翻炒,霎时间,肉香与笋香缠绵交织,每一口都饱含着山野的灵气与人间烟火气;凉拌后的竹笋,清爽解腻,仿佛夏日里的一股清风,成为餐桌上绝佳的解暑美味;当竹笋与肥美的鸡肉、软糯的猪脚一起在锅中慢慢炖煮,浓郁醇厚的汤汁一点点渗入竹笋的每一处缝隙,鲜香四溢,让人光是闻着,就忍不住垂涎三尺,大快朵颐。
听鸡足山脚的老人们讲,上世纪50年代,每到夏秋采烤竹笋的时节,山上便是热闹繁忙的景象。村民们纷纷上山到各大寺院帮忙,他们穿梭在竹林间,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荡。那时,烤竹笋的香气飘散在山间树林,弥漫在天空之中,与飘渺的云雾融为一体,仿佛给整个鸡足山都披上了一层诱人的香气薄纱。
传说,虚云大师曾将鸡足山香笋进贡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当这份来自山野的美味摆上宫廷餐桌,瞬间惊艳了众人。从此,鸡足山竹笋的美名便如插上翅膀一般,传遍大江南北,引得无数人向往。
鸡足山的竹笋,味道令人沉醉,鸡足山的竹海,风景美不胜收。踏入鸡足山,一片片竹林随处可见。微风拂过,竹子随风摇曳,姿态婀娜,沙沙作响,好似在低声私语,让人心中满是美好,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画家徐悲鸿。1943年,徐悲鸿来到鸡足山,观山、观水、观寺院,灵感迸发,挥毫画下栩栩如生的《鸡竹雄石图》,还题诗道:“信是先知先觉难,佛光早指翠微间。灵鹫一片荒凉土,岂比苍苍鸡足山” ,从此让鸡足山的竹子更加声名远扬。
如今,鸡足山景区内的竹林得到有效保护,山脚下的村庄周围,人们种上了鸡足山竹笋,并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著名土特产。在旅游蓬勃发展的浪潮里,鸡足山竹笋如同一盏明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人们在欣赏鸡足山绝美风景的同时,也能尽情品尝这独特的山间美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鸡足山竹笋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成为致富的法宝。
鸡山竹笋香喷喷,这是鸡足山的独特味道。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自然的气息与岁月的韵味,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忘怀,无论走到哪里,都心心念念着这份来自山野的美味。
作者/杨树荣
编辑/杨宏毅
图片/吴松江 杨宏毅
责编/李 丹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张进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