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拉乌乡:学史力行开新局
拉乌乡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的态度、超前谋划的思维,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起来,以悟思想为根本,办实事为重点,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优势,加大产业开发,谋求发展新路,取得开局见效的良好成果。
巩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提质烤烟生产。为顺利完成烤烟生产任务,确保烤烟高产高质,拉乌乡组织党员群众抢修沟渠,保障灌溉用水通畅,组织开展培训3期,培训2200人次,同时派驻烟科员全过程对烟农提供技术指导。2021年拉乌乡种植烤烟6205亩,预计烟叶16800担,预计产值2560万元。
健全核桃销售渠道。拉乌乡种植核桃15.6万亩,年产核桃3000吨,为提高核桃销售产量,增加核桃产值,乡党委、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引进深圳市菓色添香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400万元,建设青果清洗、烘烤和干果分拣、包装等标准化生产线,积极创建创建“峨溪金果”“核桃谷”2个品牌,引导本地龙头企业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开设微店1家,淘宝店3个,微信线上代理300人,运行小程序1个,并以网络直播线上销售的形式,拓宽了销售渠道。
助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林下“跑步鸡”。拉乌乡充分利用茂密核桃林优势,采用“村集体+合作社+脱贫户”模式发展林下“跑步鸡”养殖,在核桃树周边建设围栏,利用核桃树为家禽遮萌、供养,广阔的林下空间有利于通风降温,放林下的草、虫作为家禽的食材,家禽粪便作为核桃肥料,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全乡开展林下土杂鸡养殖16000余羽,发展绿壳蛋鸡养殖4000羽,带动60户脱贫户发展绿壳蛋鸡养殖。
积极助推野生菌采收和高山仿野生菌种植。拉乌乡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在拉乌村委会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展林下种植仿野生羊肚菌,已试种成功栽种10余亩,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余元。拉乌乡良好的植被、气候,孕育了松茸、鸡枞、牛肝菌、松露、干巴菌、青头菌等100余个品种野生食用菌,拉乌乡鼓励群众采收野生食用菌,截止8月底,全乡野生菌产量达30吨,为拉乌群众创收500万元。
立足优势加大产业开发
培育发展魔芋产业。经考察调研,拉乌平均海拔2275米,比较适合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的魔芋。拉乌乡采用“党员+农户”模式,由党员探索性建立50亩的规范化魔芋种植基地,带动群众发展种植,为提升群众种植技能,乡农业组高级农艺师就魔芋栽培品种选择、种植行距与株距、病虫害识别和防治等技术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助推魔芋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目前,带动群众发展种植魔芋1000余亩。
探索发展八角种植。拉乌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在大厂村委会创建八角核心示范区,投入20万元种植八角15亩,并改良拉乌本地低产八角品种,推进八角产业发展,引导八角种植农户、经营大户和经济能人做好八角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让八角树变成拉乌的“摇钱树”。
探索发展桑蚕养殖。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养殖示范户,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培养养殖技术能人。目前,在碧鸡哨房山村发展种植桑树6亩,养殖3批桑蚕获利1.2万元,技术稳定每年可增收4-6万元,桑蚕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丝路”。
图文/杨帅 杨运政 袁凯霞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