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庄村:“红色文化”擦亮基层社会治理“底色”



近年来,新庄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依托海稍鱼的“名气”、依山伴水的“灵气”、传承红色文化的“正气”、民风纯朴民族团结的“和气”,以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动红色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让红色因子成为基层治理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党员先锋岗+红军护村队” 构筑“群防群治”防线
新庄村通过设置党员先锋责任岗,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采取村民代表分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5名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推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019年推进新庄村智能安防社区建设,投资14万元,安装三组监控48个摄像头、对讲机26部,深化拓展“一标三实”,集人像比对、号牌识别、高清监控等为一体的“物联网+社区警务”应用。组建72人组成的“红军护村巡防队”,投入3万多元统一配发手电筒、对讲机、防爆头盔等器材,全村分组、片、区开展巡逻防控,形成了村委会、公司、巡防队、党员干部和派出所的五级防控网。同时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新庄村63户244人,按部队整编为1个团,下设6个民兵连共72人,负责全村的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每个连巡逻一周,实现全村治安巡逻全覆盖,筑牢“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网格员+中心户长” 化解矛盾在“家门口”
新庄村成立“平安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全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力量,把乡村治理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全体村民参与依法打击违法犯罪、主动化解矛盾和隐患排查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推进平安和谐美丽乡村建设。建立中心户长牵头、党员参与开展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化解的工作机制,推选设立党员中心户长7名,各联系8名农户,履行八大员职责,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共同开展治安防控、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制定适合本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等系列制度,做到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深入实施网格化综合管理,设网格员4人,每个网格员服务15-18户农户。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巡查,将排查信息及时上报村委会、派出所、镇综治服务中心,真正做到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将各种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



“平安新庄+红色旅游”共享发展“红利”
通过创建“平安新庄”,最大限度调动、激发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治理,实现社会治理和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新庄村从一个交通不便、基础薄弱,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举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平安和谐的良好发展环境,确保了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前来寻找红色资源,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洗礼的同时,享受美丽乡村,品尝乡村美食。乡村民宿、农家乐、农产品等乡村产业链逐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了可观的红色旅游消费市场,进而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让本村农产品实现就地促销,有力地促进了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奔小康进程。自2016年开始发展红色旅游以来,新庄村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4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0多万元,农业总产值达10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多元。
图文/陈世勇 吴华 张鹏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