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身边人 做好当下事】刘凤弼:田间地头解疑难 产业转型担重担

 “感谢刘老师到社区来指导我们错季葡萄种植,给我指出了水肥、病虫害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跟刘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8月9日,大龙阁华侨社区四组居民陆宏南在刘凤弼的指导下找准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入秋,宾川葡萄采收进入扫尾阶段,而错季葡萄已进入花穗管理的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冰雹等极端天气却给葡萄秋季管理增加了难度。刘凤弼深入田间地头,一边指导农户生产,一边拍摄制作了葡萄二茬果不应“盲目”搞、错季延迟栽培生产建议、葡萄采卖后秋梢处理方法、葡萄秋季病虫害防治要点和高温对葡萄生产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等科普短视频,通过网络、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体及时推送给农户。

这是宾川县金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组高级农艺师刘凤弼开展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自1989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刘凤弼在农业科技推广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倾心为群众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产上的难题,以实干坚守初心,用科技托举起百姓的致富梦想。

用“脚”书写科研论文

刘凤弼先后在力角乡、钟英乡、县农技站、金牛镇、县科协等单位工作,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农业科技推广岗位,在长期的实践中,他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在钟英乡,他组织农户开展地膜育秧和地膜玉米的种植,推广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新品种;在县农技站和县良种场工作期间,他主持开展了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的推广工作,创办科技示范园;在金牛镇,他主持开展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红提葡萄12克起步及标准果生产技术研究、石榴的优质丰产栽培研究、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等工作。他带领技术人员研究山地柑桔黄化及病虫防治难题,有效提升了山地果树的生产能力;攻克青皮软籽石榴落花落果严重的问题,让宾川石榴实现稳产增收目标;他组织研发的葡萄单幅连棚降密提质促早熟栽培技术,为宾川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和同事们研究解决了三转湾雪梨落果问题,“科技扶贫进山寨,百年老树果满枝”在金牛镇一时传为佳话。

“市场转型,那么生产也需要转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刘凤弼带领农科员紧跟市场发展步伐,深入开展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工作。结合生产实践,制定了《金牛镇红地球葡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金牛镇夏黑葡萄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标准》(试行),并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宾川县红地球葡萄直插建园二年丰产栽培技术》。他参与了2008-2012年的《宾川县红地球葡萄病虫害规范防治》方案的制定工作。他参与编撰的《云南省宾川县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云南省宾川县露地栽培套袋葡萄规范化防控挂图》由农业出版社公开发行。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有17篇先后被《云南农业》《云南农业科技》《中国果业信息》和《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等学术期刊采用。

由2022年8月他认真梳理系统总结葡萄25个生产环节关键技术,编辑出版了《宾川葡萄优质栽培技术手册》。为减少群众在种植克瑞森、阳光玫瑰、蓝宝石、尼娜皇后等新品种葡萄的盲目性,刘凤弼又开始了新的种植试验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为宾川县乃至全国干热河谷区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用“心”传播农业科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金牛镇第三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刘凤弼领衔提出的《强化科技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议案、创办科技示范园建议等10多项议案、建议和意见,逐一得到了落实。镇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不低于100场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截至目前,由他主讲的培训达300多场次,培训群众24000多人次。他制作的《立冬葡萄发新梢,冬剪、促萌须谨慎!》《葡萄栽培抗寒防冻关键技术》等课件,成为群众及时调整修剪、促萌时间,避免低温冷害危害和全面掌握防寒抗冻技术的良策。定期组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成为金牛镇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发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等民间组织抱团发展,通过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把小生产激活成大生产,才能对接外面的大市场”刘凤弼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思路。他指导各村(社区)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合作农场+农户”模式,走“执行标准化,建设精品园,培育标准果”的一村一品区域经济发展路子。他指导6个协会7家专业合作社和4家农业企业开展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并完成了出口备案登记,推动了金牛镇7.39万亩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他指导宏源合作社新建合作农场12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在引导农户田地由分到合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由弱到强的转型,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刘凤弼指导的标准园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如沙天坡115亩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2016年进行老园改造,2017年平均亩产值达到4万;菜甸村60亩红提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2013年建园,2015年亩产值达5万元;大新社区20亩葡萄试验基地(宾川县农业局科技示范园),2015年建园,2018年亩产值达到8万元。随着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金牛镇的葡萄品质有了较大提升,全镇先后推广葡萄单幅连棚种植面积1.5万亩,建成葡萄标准园116个面积1.2万亩,建立科技观光示范园6个面积2260亩。并着力打造“宾川红提葡萄”“楼铁源”等葡萄知名品牌。2013年金牛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葡萄示范镇”,到2021年全镇种植葡萄47802亩,总产值(含错季葡萄)达11.04亿元;2022年全镇种植葡萄49085亩,预计可实现总产值11.2亿元。

刘老师,这几天连续降温会不会出现霜冻?棚里到多高温度需要放风?蓝宝石葡萄的种植前景好吗?……刘凤弼的电话、微信成了解决群众生产问题的热线,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认真地回复。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确保科技推广不断档,刘凤弼借助中国葡萄协作网和宾川县科协、宾川县农业农村局与纳溪河葡萄研究所搭建的“直播室”平台,适时开设专题讲座,通过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新媒体资源,第一时间将群众急需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给农户。2020年以来,刘凤弼共组织开展网上直播培训10场次,培训6万余人次,直播互动解答群众种植管理技术问题260多个,县镇两级相继拍摄、制作由他主讲的科普短视频126个,群众在抖音、微信、快手上观看浏览量突破120万人次。线上抓培训,线下搞辅导,做到防疫农时两不误,既满足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需求,又拓宽了农业科技推广渠道。

刘凤弼担任过中国农学会葡萄学会第四届和第五届理事,多年的农技推广成果荣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个、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成果奖6个、大理州科技进步奖2个。他先后获云南省政府科技兴乡贡献奖、云南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大理州优秀共产党员、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兴农科技名人专项人才、大理州农业科技入户先进个人、宾川县第三届道德模范等殊荣。

 图文/沈洪斌

编辑/李丹

责编/王静红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