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民族团结曲 迈向发展腾飞路



近年来,宾川县鸡足山镇始终把为“三农”服务作为责任担当,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鸡足山镇民族宗教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地域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新川石榴种植基地和“党总支+养殖基地+农户”肉牛养殖模式,沙址“党建+农文旅”模式,甸头梅花鹿养殖基地、白荡坪葡萄基地、大坝子柑橘基地等多维特色的产业布局,逐步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路子。

打造绿色产业 充实农户技能
鸡足山镇农业组积极助力各葡萄基地,加强标准化栽植,规范化管理宣传教学。从实际出发,以科学规划、规范栽植入手,严把规划、苗木、整地、栽植四关,白荡坪葡萄基地为打造“三品一标”产品每年花费90-95万元进行种植管理;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按季节及时开展技术培训,深入到各个村的田间地头,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一名管理技术“明白人”,通过技术培训、推广控芽疏果、配方施肥等新型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葡萄、柑橘、冬桃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文旅结合 奏响民族强音
沙址村以打造“党建+农文旅”发展模式,着力创建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美丽乡村标准化、农家乐旅游服务标准化、香笋竹产业发展标准化4个省级标准化,创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基地、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省级旅游名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国家级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依托沙址特有的民俗风情,结合白族民俗、农事体验等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将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深入融合。
图文/金建君
编辑/王静红
责编/李丹
审核/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