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再赴云南 宾川各族群众备受鼓舞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再赴云南 宾川各族群众备受鼓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这是恰隔五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云南考察,宾川各族群众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内心备受鼓舞!

金牛镇尼萨村的李树军和李新华,在网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去到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时,作为少数民族的他们内心感到非常激动。

李树军说:“习总书记对我们山区人民非常地重视,让我们这些穷苦农民都可以住上很好的房子,过上很好的生活。习总书记对我们少数民族的关心,让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

李新华也同样感到温暖,他说,他在快手上看到了习总书记来云南,他深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的关心。

而作为县扶贫办干部的刑兴玥再次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的新闻报道后,内心感触也很大。刑兴玥说:“习总书记来我们云南体现对我们云南,特别是这些贫困群众的关怀。在春节来临之际,来走访再看望我们云南的各族群众,听习总书记和一些群众的交流,看群众生活的变化,我觉得也是对我们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认可。”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后的今天,宾川县的扶贫攻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得怎么样呢?尼萨村就是一个缩影。

目前尼萨村共有搬迁安置户98户3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349人。搬迁户以傈僳族和彝族为主,分别来自平川镇及钟英乡的不同高寒地区贫困村。

村民小组长李树军原先住在平川镇东升村委会咪下小组,那里山高路远、坡陡箐深,交通非常不便,出行就医和孩子上学等都是大问题,一到雨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更是时刻威胁着那里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12月29日,李树军搬到了大坪地,各种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来这里之后交通、医疗、孩子上学等都很方便。我前几天问那些孩子:在里面好还是在外面好?他们都说在外面好,不用走山路上学。这些都是党委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习总书记对我们山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搬到这么一个很好的环境。李树军说道。

尼撒村按照“人畜分离、集中建圈、培育产业”的目标,统筹建设集中安置区,集中养殖区、农业发展区,配套文体活动室、篮球场及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如今走进尼萨村,一层或二层小楼整整齐齐排列,楼与楼之间的小道干净整洁,墙体上的彩绘五彩缤纷,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俱全。当初为了让村民们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而种下的软籽石榴也初见成效。

李树军介绍,搬来这边之后,政府帮他们种植了沃柑、软籽石榴。目前沃柑还没有成效,明年才可以正式挂果,而石榴今年卖了一点钱,但大多数都是试挂果,估计在两三年以后最低都能卖两三万左右。

如今的尼萨村,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村民的致富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农闲时外出务工的人员和收入也越来越多。县扶贫办副主任刑兴玥告诉记者,在宾川,像尼萨村这样在脱贫攻坚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地方还有很多,宾川县也于2018年9月顺利脱贫。她觉得这些成效的取得,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和考察云南、大理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也离不开宾川各级领导干部的辛勤努力。而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来到云南,将更加激励宾川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地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实好各项政策,抓好各项巩固提高工作,努力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让所有的贫困户都能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李树军也表示,他们不会辜负党对他们的关心,他们也会更加努力,让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