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长变身新“村官” 担起“党建扶贫”千斤担


曾担任拉乌乡乡长的吴慧琴,如今又担任宾居镇龙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当上了新“村官”。此前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的这位新村官在深入了解龙口村的村情、民情后,她带着扶贫工作队员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的努力,逐渐改变村组干部的观念,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通过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渐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双促双赢的新局面。




高质量组织生活会促干部作风转变

驻村伊始,和村干部朝夕相处中,吴慧琴发现龙口村“两委”班子成员各有优势,但由于组织生活不规范,班子成员沟通不畅,整体合力发挥不足,6名小组长、1名支部书记辞职,脱贫攻坚和其他各项工作难以高效推进。作为第一书记,抓班子带队伍她责无旁贷。于是吴慧琴带着工作队员深入各村组开展调研,查找问题根源:一方面村“两委”班子意见不统一,另一方面各村组都有一些事关群众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干群矛盾加深。

调研结束,吴慧琴决定,要通过正常的组织生活来解决矛盾问题,她把重点放在高质量组织生活会的筹备上。会前,她分别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谈话,敞开心扉分析龙口村存在问题,沟通思想,交流解决问题的意见。会上,她带头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下步整改措施,“两委”班子也都开诚布公,批评与自我批评直击要害,敢于交锋红脸出汗又流泪。

“从没有开过这样辣味十足却不影响团结、还提振精神的组织生活会,这个会好,这种会议要多开”龙口村党总支书记孙勇好几次这样说道。会后,吴慧琴带头整改,积极与村委成员沟通交流,规范制定会议制度、财务制度、值班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逐步规范村级管理和党内政治生活,力求以村“两委”班子作风转变来引领和带动小组干部转变作风。于是她带领“两委”成员一起召开村组干部座谈会、群众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问题、明确发展思路,不断提振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儿,小组长继续履职5人,重新选举1人,下派1名总支委员任李家庄支部书记,干部队伍得到优化。




点滴小事  大有担当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吴慧琴和村党总支以“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为载体,以“脱贫前线党旗红”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等既定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深入开展“三讲三评”活动和“挂包走访”行动,摸底调查、专题研究、补齐短板、分类解决。在宾居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帮助沙上小组解决历史遗留的集体土地问题,修缮了老化的人饮工程。多方争取筹措,概算投资300多万元的水常村民小组3.5公里公路硬化项目列入脱贫攻坚项目库,投资50万元的冷库建设列入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对脱贫户中收入不稳定,住房遮风避雨不达标等问题一户一策解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当挂钩帮扶的贫困户张平几次表示要送工作队一面锦旗时,吴慧琴拒绝了,但内心是温暖的。当大家都认为难以交流,曾经因为不相信政府会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而拒绝建房,很多次到她家都坐冷板凳的周琼家拆除了低矮破旧的危房,建起了新房,下乡时硬拉着大家一起吃饭时,吴慧琴内心是欣喜的。持之以恒的投入时间、真情和精力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群众观念的转变,就是组织派她来驻村的意义,也是驻村工作队员的价值所在。




凝心聚力战“疫”情  干群合力促发展

党建工作的成效不像经济工作那样立竿见影,也因此,有的人觉得是“虚”的,但只要久久为功,在关键时刻,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产生的强大推动力,往往令大家震撼。在龙口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吴慧琴有幸见证了这份力量。根据疫情形势,宾居镇于2020年1月27日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为减少人群聚集,提高工作效率,村“两委”班子商量后决定分头到各党支部去动员党员积极参与抗疫工作。1月28日清早,她和党总支书记先到李家庄党支部,原以为工作难度大、党员参与度低,没想到把党员召集起来简单说明疫情形势和当前工作后,全体党员就立即响应号召,自行商议分户包干,入户宣传和排查外来人员。

抗疫期间,龙口村组干部、党员不计报酬、不分白天黑夜,全面参与外来人员监管、守卡等工作,捐赠14655元疫情防控资金,还纷纷报名无偿捐赠2万余斤柑桔送到武汉慰劳疫情一线工作人员。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整个龙口村委会迅速形成了全民抗疫的态势,有效阻击了新冠肺炎在龙口的传播,群众的爱心和热情也让大家看到了龙口群众的国家、集体意识和良善之心正在危难中唤醒、凝聚。

长期的扶贫工作,一路体验着“滴水穿石”的力量,持之以恒的用心、用情、用力,在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的同时,逐步改变贫困户的观念,总能给她带来意外的惊喜。精神扶贫、扶智扶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式变“造血”式扶贫仍是她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杨艳梅/图文

文章已于2020-05-24修改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