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宝丰寺:“直过民族”山寨焕新颜

宾川县大营镇萂村村委会宝丰寺村是傈僳族聚居村,也是“直过民族”村寨。脱贫攻坚以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庄建设发展焕发出强大活力。 走进宝丰寺村,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广场、一条条青石板路、一栋栋傈僳族民居格外显眼。 “以前村子里面有点困难,全部住着茅草房和石棉瓦,路这些全部都是土路,出去也相当脏。”村民赵云彩向记者说道。 赵云彩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再加上小女儿生了病,一家人在贫困线上挣扎。这几年,通过脱贫攻坚,赵云彩一家住进了新房,发展起了果园,还入股了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分红16000多元。现在,赵云彩还利用农闲时间就近务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赵云彩说,新房子也住进去了,梨苗、花椒苗全部免费提供给她们种植,天子合作社一年分一点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转了。 宝丰寺村地处半山腰,总户数59户230人。2013年,该村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33人。2019年,随着最后两户脱贫退出,宝丰寺村实现贫困人口清零,全村经济总收入4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79元。 宾川县大营镇萂村党总支书记赵信林介绍,2016年以来,宝丰寺村实施了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包括公共设施的建设,整个村从外观上、内在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产业上养着肉牛、山羊,种植了青花椒、梨、冬桃。通过这些,各家各户生产生活有了保障。 宝丰寺村紧邻鸡足山旅游公路,地理位置优势加上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给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营镇把扶贫攻坚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致力把宝丰寺村打造成自然、和谐、独具民族特色的傈僳山寨。2016年,大营镇按照每户补助3万元的标准,扶持发展特色“农家乐”经营户5户,鼓励村民发展旅游业。火草布是宝丰寺傈僳族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了传承火草布技艺,让特色商品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大营镇积极组织群众走出去学习取经,参加各类展销会、博览会,提升火草布制作技艺和知名度。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