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代表项目“杨梅酱制作”为拉乌群众增收近百万元

非遗代表项目“杨梅酱制作”为拉乌群众增收近百万元

盛夏的雨后,来到拉乌乡碧鸡村委会哨房六组,村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杨梅特有的酸香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拉乌凡是出产野生杨梅的村组都有熬制杨梅酱的传统,每年拉乌群众熬制的杨梅酱的产值接近100万元。现在,仅哨房六组就有十几家群众在熬制“杨梅酱”。

据了解,拉乌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好,野生杨梅比较多,在多年的生产生活过程中,老一辈通过多年的生产智慧沉淀,逐渐总结出了杨梅酱的熬制方法。而且老一辈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还发现,杨梅酱除了可以做酸味剂,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016年,“杨梅酱制作”被宾川县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准备申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乌“杨梅酱”越来越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逐步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 白乘仲  茶开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