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大讨论活动专访】县商务局:努力开创宾川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全州上下深入开展“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以来,宾川县商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查找思想、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全力搞好服务,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力争在商贸零售服务业、电商和外贸产业、冷链物流产业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努力开创宾川商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记者:当前,全州上下正在开展“大理之问”大讨论活动,作为县商务局,如何结合工作实际,以什么样的实际行动,也就是“怎么办”的问题,来搞好大讨论活动?
县商务局副局长赵洪勇:一、商贸零售服务业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8亿元,年均增幅为9.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与全州持平。当前这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商贸流通主体培育不足、商贸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消费结构不优的问题。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城市商业功能。二是加快核心商圈建设,打造县城特色商业。三是建设商贸品牌,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商业健康发展。力争到2025年,限额以上商贸主体达60户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亿元以上。
二、电商和外贸产业方面。电商方面:以2015年实施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试点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实现了柑桔、葡萄、石榴、冬桃等11类网适商品品类全面上线销售。2020年实现电商销售收入1.45亿元,对带动宾川县农民就业,推进电商精准扶贫,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电商主体培育难度大、上下行交易额逆差较大。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强化电商招引,打造农村电商生态。2.培育电商主体,推动电商发展壮大。3.加强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流通水平。4.加强人才培育,保障农村电商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电商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外贸方面:2015-2020年,宾川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始终位居全州前列,2020年,宾川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3亿元。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国外疫情持续蔓延,个别企业出口受到冲击。出口产品转型升级难,企业竞争力不强。结合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在力促外贸产业发展之变方面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巩固基地建设,提升产品品牌效应。二是挖掘资源潜力,扩大优质水果出口。三是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力争到2025年,实现外贸收入达10亿元以上。
三、冷链物流产业方面。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打造宾川“绿色食品牌”,高质量发展壮大以“两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随着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内外贸易企业及电商主体大量涌现,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共有冷链经营主体132家,冷库845座,共39.49万立方米。目前全县共有快递企业36家、物流企业和个体27家、交通运输企业和个体167家,拥有快递物流运营车辆162辆,物流配送、投递里程达3000公里。
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冷链物流整体规划不完善,冷库布局不合理。现代物流龙头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冷链物流硬件设施落后,冷链运输率低。结合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在力促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之变方面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规划物流产业,加快园区建设。二是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发挥示范效益。三是建设智慧冷链物流,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培育物流人才。力争到2025年,实现冷链物流产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图文/王云飞 张兴祥
编辑/李丹
责编/李丹
审核/安建雄
终审/杨凤云 吴洪彪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