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拉乌
相约拉乌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在这绿荫碧翠,溪水潺潺的群山之中,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山乡,她的名字叫——拉乌乡,彝语名字叫“拉扎乌”,寓意为山谷之中,溪水源头美丽的村庄。
拉乌彝族乡位于宾川县东南部,距宾川县城70公里,距大理火车站、大理机场110公里。辖7个村委会、总人口10600多人,有汉、彝、白、苗、傈僳5个世居民族,彝族人口占48.2%。全乡国土面积241.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93%。
拉乌彝乡,仿佛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里,云蒸霞蔚,青山葱翠;核桃成林,涧水欢畅;落英缤纷,恬静自然。她拥有一顶顶璀璨的桂冠——“核桃之乡”“国家级生态乡”。
朋友,当你放下繁忙的劳顿,暂离市井的喧嚣,相约走进拉乌山乡的静谧深处,踏歌青山,舞醉绿水时,便会邂逅自然,尽领拉乌诗画般的山光水色,一品文人雅士曲水流觞时的欢畅,捕捉青山绿水的倩影,吟诵积淀在山水之间的民族文化诗章。
绿荫蔽日山径斜,一路芳草伴山花。
相邀情重远方客,宾至如归彝人家。
朋友,相约拉乌吧!骑自行车畅游,飞燕般穿梭在拉乌的山道上,越过秀美的村庄,小憩在核桃林间,置身于爽心舒适的天然大氧吧,一种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惬意,令你对活化的山水顿生敬畏,顿而陶醉。
相约走在绿荫蔽日的林间小道上,唱着小曲,尽情追逐着心中的诗章和梦的远方。仰望着枝叶繁茂的核桃树王,不由令人感叹拉乌美的魅力,而倍增精神力量。
外国友人慕名踏进拉乌,不时驻足领略高山流水的情愫,那来自寰宇的神秘力量,将游人的心灵震撼。
走进农家小院,坐在核桃树下,沐浴着习习山风,品尝核桃蘸蜂蜜的脆香与甘甜,感受彝家人的淳朴与真诚,使人由衷感叹——生态宜居拉乌乡。
身居闹市的自驾游客,驶进拉乌核桃谷,在无丝毫尘嚣的核桃树下安营扎寨。夜里,万籁俱寂,游客们头顶星月,身披甘露,聆听着美妙的天籁之声,在篝火旁尽情欢歌,诗意栖居,于是乎到了仙境一样。
野菜山珍是佳肴,垂涎闪舌游人笑。
土特产品冠千里,唯数拉乌核桃俏。
相约走进拉乌,一起品尝山珍时鲜。核桃全席便是彝家人待客宴宾的佳肴,满席的核桃酥、凉拌核桃仁、腊猪脚炖核桃、核桃炒肉、核桃花、糖醋核桃······配一壶深山里的陈年老酒,不由使你醉卧酣畅。峨溪河边的彝家酒店,满桌的鸡枞、松茸、观音莲、山蕨菜、火腿肉、拉乌独有的苔藓菌——土锅底、山涧的金鳟三文鱼等珍稀佳肴,令人垂涎流连。
满山的鲜花吸引着“勤劳疾奋翅,辛苦为人忙。奔波采甜蜜,昼夜酿花浆”的小蜜蜂。彝家人便在林荫下办起了养蜂场,精心呵护小蜜蜂,适时采蜜装罐,将生态优质的蜂蜜远销他乡。
土鸡、绿壳鸡蛋,野生菌,优质羊肚菌、名贵重楼,精制火腿等土特产,一一上了淘宝网,通过山村快递和电商销往城乡。
千百年的杨梅酱是拉乌的特产,其原料便是大山里的野杨梅。勤劳聪慧的彝家人,从山里采回杨梅青果,经清漂,在木槽里捣碎、滤汁后,放入土锅,用柴火慢慢熬制而成。生态杨梅酱其味酸香,可烹饪调料,可药用,倍受人们的青睐。
拉乌大宗的山货便是核桃了。拉乌核桃因其仁白皮薄、香而不腻,养颜明目、延年益寿,质地上乘,而名冠千里。改革开放40年来,拉乌乡发展核桃15.6万亩,产值上亿元,成了脱贫致富,富民兴乡,绿色发展的支柱产业。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拉乌核桃谷流淌着绿韵,幽谷深处不仅是游人闲暇观光的佳境,更是骚人墨客诗词歌赋,泼墨丹青,把绿水青山赋诸笔端的好去处。文人雅士相约来到核桃谷,在天工开凿的绿水青山间,激情冲动,心生灵感,才思泉涌,一气呵成地将活化的山水跃然纸上。
拉乌彝族服饰风格独具,绣花衣、绣花鞋、鸡冠帽······都是彝家人手工刺绣的。当你进入核桃谷,便会看到彝族妇女巧夺天工的刺绣,是那样的无与伦比。
弦子铮铮响了,民歌满山飘了,核桃节到了,彝家人身着民族盛装汇聚核桃谷了。这时,你会看到大山深处歌的盛会,舞的海洋。欢快的歌舞打跳,展示着彝家人的热情奔放;彝家人的非遗文化——赤脚踩过火红的犁头,令人心惊肉跳;当你目睹彝家人千百年来图腾崇拜的祭祀古风时,便会感悟到拉乌民俗文化的厚重。不由感叹:炫舞藏深山,民歌绕山梁。璞开惊天颜,醉美拉乌乡。
拉乌的山,拉乌的水,拉乌的人文文化,使人顿悟“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的深邃哲理。
来吧,朋友!
相约走进拉乌,走进拉扎乌,品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青山绿水任你游,美味佳肴任你尝,彝家小伙姑娘把你伴。
远方的朋友,相约拉乌吧,来尽享大自然的恩赐,来欢度一个清幽的假日,来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