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宾川】这个雨夜,我炖了一锅老火腿肉等你来……

云南的平川古镇居于滇西偏安一隅。那里群山伟岸、连绵起伏;田野,大片连绵延伸到山脚下;村庄,散落于坝子角落;秀水,每个季节颜色都不一样;还有那深藏旧事的飞檐转阁,些许零落的土墙和宁谧深邃的小巷,巷道深处每个院子里的烟火气息和市井日子……

平川汉子就像那伟岸的牛角山,就着下酒的火腿肉和花生米,喝了几杯小甑酒后,暴露出豪爽、热烈的真性情,脸红脖子粗,大声说话豪气干云。

平川女子就像那平川河水,夏季奔腾不息气色红润,是那泼辣热烈的一面,而冬日时流经盘口箐的河水则腰肢柔软,如丝绸玉带,在坚硬磐石间穿梭自如。她们懂得迂回,懂得向现实妥协和解。也会在男人奔波劳累一天后,炖上几刀火腿肉,炸上一盘花生米,巧笑倩兮给男人斟上小甑酒。当然,有兴致的时候,她们也会喝上几杯,脸色红润如桃花,容颜身段更添几分妩媚娇柔。

赤石崖下,观音寺前,平川河畔,牛角山巅,男男女女,繁衍生息……古镇平川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远离繁华喧嚣,不争不闹。但它又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格和气质,很容易的,就能让你把它和别的古镇区别开来。

这样的地理位置,更适宜于恬静悠远之处用心做深耕,做品质,铸匠心。平川古镇火腿就是其中之一。

古镇人每到十冬腊月,家家都有“杀年猪”的习俗。后来条件越来越好,更是一家要杀两三头年猪。热情好客的古镇人还有请邻居、村人吃“年猪饭”的习俗,十多桌一热闹,能吃掉大半头猪。但还是会剩下很多,腌制成腊肉,剩下的猪腿也会腌制成“火腿”,是数百年来延续的习俗,也是家家户户每个年关必不可少的主题。

做平川老火腿的猪散养在田野山间树林里,自由自在,饮山涧清泉食鲜花野果,偶尔用玉米、绿菜、野菜喂养。即便养在圈里的,主要也是喂玉米大豆等纤维植物,饲料喂得很少,还会不时放出来给它们活动筋骨,这样养殖出来的猪,个大骨小,肉质细腻,精肉均匀,口感圆润香而不腻,腌制出来的火腿味道特别纯正。

古镇人是最舍得吃的,每年杀的两三头猪,腌制出来的火腿,除了自家人吃,就只是招待亲友,并不会拿到市场上去售卖。为了传扬这种腌制火腿的文化,也为了让更多外地人吃到古镇的火腿,平川蒋氏一家开始大量腌制,并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发扬光大,至今已经用传统古法腌制火腿三十六年。

在古镇,有太多的乡人。他们扛起锄头能下地干活,提起笔能写对联吟诗作赋,写一手好文章,拿起手机能做网络主播,电脑前敲键盘能做电商卖土特产。这就是平川古镇乡人们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入世而不沉沦,淡泊而不慵懒,雅儒而不矫情。

古镇民居,每家都是藏于深巷小院,或许也是造就这样一种态度的原因之一吧。即便是古街边当街门面做生意的店铺,居家的院子也要穿过一条狭窄昏暗的通道才可到达。但里面的院子却别有洞天,这就是常年做生意的古街人的理想福地。他们只想有一片专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天地,可以避开街道上每逢周一、周五赶集日的喧嚣扰攘。蒋氏一家的院子,就在平川古镇介于老街和新街之间的一个寻常巷陌里。蒋老板说,他们本来也可以搬到县城里去,但是至今还居于此,为的也是在这里能安静地制作火腿。

世界是嘈杂的,尘世是喧嚣的,而手艺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的。蒋氏一家一直以匠人的心思去做事,用心去体会每一个过程,总结经验和不足。在长达三十六年的流年里,一直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力求一次比一次好,一年比一年好,在严谨中用独特的祖传秘籍安安静静做蒋氏火腿,将事情做到完美。蒋氏火腿每年都有很大销量,卖到省外,甚至国外,很受“歪果仁”欢迎,年年订购。蒋老板说,能长期受市场认可,这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的火腿不是只做一年,而是做了三十六年;而生意,从来不是只做一次,是靠不断的口碑积累,口口相传的口碑,给蒋氏火腿得到更好的宣传。

在选材上别具一格,在工序上也别有用心。蒋氏一家就是在行业竞争和纷扰喧嚣中,固执地坚守着内心的宁静,凭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为喜欢蒋氏火腿的人们去缔造美好,并诚挚与人相交,谦虚而认真。

腌制每一支火腿,蒋氏老板都是亲自上阵,每一支猪腿上的肌肤都经过用心揉捏,细细打磨,这个过程不像是腌制一支火腿,更像是精心对待一件艺术品,每一次揉捏都带着真情,更充满着仪式感。

时光匆匆流逝,留下了古老传说。此去经年,墙壁的灰沙又脱落不少。但那注视着古镇发展变迁的每一双眼睛,都依然在动情用心地看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门一窗。

有人说古镇太偏僻闭塞,所以难有大发展。古镇没有被开发成游人如织的旅游景区,这是好是坏?也许居于此的人们,只想得在这一方水土,得一份清闲与静谧,而他们也确实能如所愿。如今,古镇独独留存了一份纯粹,就这点,对于喜欢清静的古镇人来说,应该是一种福吧。

在这里,除了古镇的常住居民,就是在外地工作生活,逢年过节回乡看望父母亲人故友的故乡人了。他们会在节假日不约而同集中出现于古镇,笑脸相对,握手言欢,给古镇平添了一份喜气洋洋的热闹。集市上赶街的人也会多起来。买点原生态的新鲜水果,买点配料,买点刚从附近山野里采来的新鲜菌子。至于硬菜、主菜,都是家里现成的,留了很久的,就等着这一天让它们集中队伍粉墨登场的老火腿。    

没有哪里比这里更在意吃了。柴火鸡、炖火腿、炒杂菌、粉蒸羊肉……

没有特殊配料,没有大厨,每一种菜的烹饪方法可能是几十年都没有变过,每一种食材似乎也都是就地取材,就这些来说,它或许就是一个随心而制的家宴。但就是这样的一份家宴,它却是归家游子的饕餮盛宴,它动人的地方就在一个“心”字。可能你在昆明、大理或其他什么地方刚准备动身,父母家人接到你要回家的电话后,已经在忙前忙后开始抓鸡,用铡刀铡那香香的老火腿了。他们就是为了在游子们归家的那一刻,刚刚好能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香气。就是这样一份看似平常的心意,却最是动人。

游子归家除了看望父母家人,免不了还要拜亲访友。古镇的午后时分,每家的院子都充盈着明媚阳光的味道。七八好友,都停下忙碌的身影,在这一刻静享悠闲时光。院子里窗台下或树阴里,几条板凳,人手一杯烤茶,几杯瓜子、麻子嗑半晌。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嚣,没有歌舞升平的迷醉,有的只是屋檐下永远冲不完的壳子和那些说起来就让人微笑的旧事,就仿佛是一部怀旧的黑白电影,在静静的午后时光中回放。

在这个由时间历史沉淀下来的地方,如果你是一个归人,它能让你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浮躁的心顷刻就找到了归宿;即便你是个过客,它也能让你的心慢慢安静下来,融入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念一想,一颦一笑之间。如果你再花点时间,穿过古镇每一条青石板的小巷,再一个个村落一条条阡陌慢慢逛过去,细细体验,细细嗅品民风民俗人情世故和庄稼、植物的气息,你就能品味到其中藏着的韵味。

在这里,无论你是旅人还是归人,都能感受到极致舒服的闲适写意和悠然自得。

没有哪里比这里有更多的故事。而配得上你那些故事的,不单是酒,还有那香香的老火腿。更是这些听说你回乡就撂下手头的事情陪你冲壳子喝酒的人。此刻,能听懂你故事的,还有在门口眯着眼睛晒太阳的老狗。

没有哪里的酒比这里的更香醇了。三五围坐时,把酒言欢,推杯换盏,功名利禄尘世纷扰俗世烦恼尽抛脑后,有的只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酣畅淋漓。即使没有呼朋引类,只是一人独酌,只要有火腿,再加一碟花生米,也能乐在其中。要问何为快意人生,这独饮小酌和几人开怀畅饮都算;要问何为友谊,一起喝过小甑酒,一起吃过火腿的必算一个。你是否被小镇里那浓郁的人情味深深吸引?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单纯的温暖和快乐啊!即便是平平淡淡的日子,在这儿总能过得特别有滋味儿啊。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怀念小时候捉迷藏,是为了那一刻被你捉到时,感觉到的快乐和惊喜。火腿就是这样一种,表面其貌不扬,甚至有的还被一层灰绿色的看起来像是霉灰的物质覆盖,那是它对时间经年累月的见证。没有其他更多的食物能像火腿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历久弥香。当你切开表面的这一层,它里面的颜色一定会给你惊艳。

也许,它也像小时候的我们,其貌不然地把自己藏起来,只是为了被寻找、被寻找的过程长一些更长一些,以能增加被找到时那一刻的惊喜和成就感。看似外皮发霉的老火腿,就是这样时不时的,能为喜欢它的你,给你惊艳,给你瞬间的震颤,给你带来平庸市井生活中的一些小惊喜和口腹之欲的小满足。

火腿,它其实就像一块璞玉,它里面藏着的珍宝,只给识货的你。如果你连揭开谜底的耐心都没有,那也将注定你会与这些美好的事物擦身而过,失去你本该拥有的和它们能产生某种连接的缘分。蒋氏火腿亦然。

当然,火腿不是人民币,不是人人喜欢人人爱,但作为火腿,它也是很有气节的。你不喜欢火腿,难道火腿会喜欢你?那就桥归桥路归路,各行其道各不相干吧!所以,这也有利于火腿这种很特别的存在,它就只想把不一样的自己一心一意地给懂得欣赏它的你。它给你准备的是一份你的舌尖唇齿味蕾与它相遇时的愉悦和震颤!足够让你为之你魂牵梦萦,念念不忘!当经年累月之后,很多食物、很多事物都呈现出一种虫吃狗咬的模样,唯有火腿,它却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傲视周遭。

火腿腌制的工序很复杂,但最正宗的吃法却是最简单的。就如“抖音”里很火的那句话说的——“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火腿的吃法不下几十种,但最高端的吃法却最简单。只要浸泡,洗三五七八遍去掉多余的盐,然后加清水,不需要放任何作料,炖煮一二个小时后,切片即可食。其中切片倒是有讲究,不能太薄,太薄了,吃起来没有质感;不能太厚,太厚了,影响咀嚼,最合适的厚度应该在半厘米左右。这就是火腿最美最纯正的吃法。这也是火腿与其他食材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切好的火腿再配上一坛子珍藏多年的小甑酒,那就完美了。那小甑酒得用那种能装几十斤的土陶坛子来储存。时间越久越是醇厚芬芳。酒肉不分家,这样的火腿搭配这样的酒才是最佳。但和酒不同,火腿适合所有人群,无论官场中人还是职场精英,无论知性美女还是抠脚大汉,它都能俘获你的和味蕾,并经得起各种唇舌的挑剔。当作为肉食动物的你遇见火腿,这是一次美食与唇齿、美食与舌尖、美食与肠胃进行深情、深刻、深切交流的狂欢盛宴,味蕾、身体深处绽放的是每吃完一块都还想要的欲望和冲动。

当你把一坨火腿咀嚼出了它原本该有的滋味,那么你大概也会顿悟出一些别的什么!其实,它有乡愁的味道,但又不仅仅只是乡愁。同样的食物,不同的人咀嚼出的滋味并不一样。这更多的内容,得靠每个人自己去品味。

时光清浅,似水流年。或许你在人群里长袖善舞,姿态蹁跹;又或许你曾向隅而坐,独自神伤。但在一盘火腿肉,一碟花生米面前,喝了几杯烈酒下肚的你,瞬间就又有了“敢将长剑撑寰宇,欲挽天河洗甲兵”的豪情和抱负。其实,我们都是红尘一过客。纵然有一百多斤重的肉体,一米多的身高,但在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面前,在如蚂蚁搬家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队伍中,我们每个人也都不过渺小如蝼蚁。而只有回到故乡,醇香的小甑酒的气味和火腿肉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时,你才能再次意识到,你是父母家人的全世界,是顶梁的那根柱子,你真的有一百多斤重,有一米多高!再难你也得撑着,你不能趴下!

其实,我们都一样!

听你说你觉得累了。

听你说你想家了。

我炖了一锅家乡火腿肉,温了一坛家乡小甑酒,等你来…

听说温过的酒容易醉人,那又何妨!

我要你吃下这热气腾腾的家乡火腿肉,驱你那些年在外打拼的不易和心酸;我要你喝下这温热的家乡小甑酒,驱你这些年在外漂泊遭遇的世态寒凉。

从今往后,不诉忧伤,幸福安康!

时光杳然,从今往后,老乡老乡莫相忘。

愿我们,从今往后,虽悲喜不同却仍能互为暖阳照山岗!哪管他明月照大江!


图文/王利绚 蒋正兴 杨宏毅

编辑/杨宏毅

责编/欧阳王

审稿/朱晓天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