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副刊•学党史 悟思想】赵醒吾:拎着脑袋求真理的青年

  赵醒吾:拎着脑袋求真理的青年

 赵醒吾,1897年7月生,宾川县大营街人,原名必馨,字维香。1917 年,赵醒吾考入昆明法政学校预备科,1919 年就读法律系本科。

在昆明求学期间他酷爱新学,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被称为“拎着脑袋求真理的青年”。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昆明,他毅然参加了学生运动,常常带队走上街头,慷慨激昂地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封建主义的黑暗,宣传十月革命的胜利。他常说:"青年应有勇于探索真理的雄心,立志救国救民的信心,不怕牺牲的决心。"因此,被军阀政府列为"赤色分子",勒令校方开除。曾几次被捕,赵醒吾毫不屈服于压力。1922年发展到与政府和校方尖锐对立,将近毕业时,被校方开除。

赵醒吾被开除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之路,奔赴广州,在杨希闵滇军总司令部任参谋。不久,又被送到滇军军官将校队学习。

1924年9月,赵醒吾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被调到孙中山大元帅府朱培德拱卫军任参谋。此时,广州方面准备北伐,拟先打通赣南通道。驻守赣南的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第六师,师长杨如轩杨池生。赵醒吾与杨如轩是同乡,深知杨如轩叛离滇军主要是与杨希闵有宿怨,而对朱培德并无恶感,于是毅然承担了争取杨如轩的重任。赵醒吾对杨如轩陈述北伐革命必胜,吴佩孚必败的利害关系,分析现状,打动了杨如轩。杨留赵醒吾担任师部中校参谋。

    杨如轩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直捣南昌。杨如轩见大势已去,率部退至南昌附近的莲塘,将部队暂交赵醒吾指挥,致电朱培德派员前来协同赵醒吾收编部队。不久杨如轩任第九军二十七师师长,赵醒吾就在该师任上校副官长。

1929年,吉安8市联防靖卫大队成立,罗炳辉任大队长,下属4个中队,600余人,枪400余支。罗炳辉与赵醒吾相交甚厚,中共江西省委为发展壮大党的武装力量,决定派赵醒吾去做争取罗炳辉的工作。赵醒吾到吉安后,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即到联防总部找到罗炳辉。三天三夜的谈话,罗炳辉断定面前这个朋友可能是共产党员,但又不便发问。赵醒吾见时机已到,便说:“老兄,我是拼着这条命来看你的。”罗炳辉坚定地说:“怎能这样讲,我罗炳辉决不是出卖朋友的人,我敢发誓,还有什么说吧。”于是赵醒吾说明自己的来历,阐明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接着他劝罗参加共产党。罗炳辉表示同意,并希望赵醒吾做介绍人。1929年7月经赵醒吾介绍,罗炳辉化名“罗南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罗炳辉

罗炳辉入党后,赵醒吾提议,上级党委批准,以罗炳辉所部为基础,联合杨必恭的吉水靖卫大队和地方红军二、三、四团,举行以吉安为中心的数县总暴动。不料共青团江西省委曾道懿叛变,省委机关被抄。赵醒吾闻变大惊,但仍以革命为重,置个人生死度外,毅然决定迅速与罗炳辉接头,提前组织暴动。不料敌人赶在前头,组织了全市规模的大搜捕。赵醒吾未能幸免。

这次被捕700多人,吉安各秘密联络点遭到大破坏,罗炳辉也受到监视,特委通知他迅速起义。恰好吉安当局命令罗炳辉率部入城整顿,他借口部队发饷后才能召回,又领到2000元现款。罗炳辉抓住时机成功地组织靖卫大队举行了“吉安起义”。敌人逮捕了赵醒吾,如获至宝,想通过他把吉安地下党和参加暴动的全部人员一网打尽。

第一次开庭,法官问:“你是不是共产党员?”赵挺胸直答:“我不但是共产党员,还是一个老共产党员!”法官惊讶地忙问:“吉安有多少共产党员?在哪里?作些什么?快讲出来。上面很器重你。”赵醒吾严肃地说:“吉安的共产党员多得很,你们上、下、前、后、左、右都有共产党员监视着你们,谁好谁坏,都记在帐上,将来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几句话说得法官毛骨惊然,才知道赵醒吾很难对付。

敌人又安排能言善辩之士,采用“攻心战”,妄图在思想上软化赵醒吾,但他仍以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雄辩的口才,把敌人斗得张口结舌。法庭已成为赵醒吾的讲堂,“攻心战”无法继续,敌人搬出了最后一招,严刑拷打。赵醒吾在押4个多月,被审80多次,各种刑罚都受尽了,依然威武不屈。

1930年2月中旬的一天,赵醒吾走向刑场。他虽受尽折磨,形容枯槁,仍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一路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无产阶级革命必胜!”……赵醒吾被敌人残酷杀害,时年33岁。

赵醒吾牺牲后,到吉安营救他而未果的赵镕回到红四军向朱德总司令汇报情况,朱德总司令甚为惋惜,他一面赞扬赵醒吾同志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气质,一面说:“此仇我们一定要报!”


来源/《红映宾川》、大理广播电视台

编辑整理/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图片来自网络和《红映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