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大讨论征文】高标准谋划大丽攀铁路宾川物流园——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的思考

高标准谋划大丽攀铁路宾川物流园 

——答好“大理之问”宾川答卷的思考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和州委州政府“东部宾鹤工贸协同”现场办公会安排部署,答好交通运输系统“大理之问”宾川答卷,实现我县交通运输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谈点工作思考。

一、宾川县综合交通网络情况

“十二五”以来,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区位优势,强化交通规划,按照“建两头、提中间”的思路,着力谋划并抓好路网建设,努力打造横贯南北、纵通东西、内外通畅的综合交通网络。“十二五”至“十三五”期,宾川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57条1797.59公里,完成大永高速宾川段及连接线68.9公里,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6亿元。全县通车里程达4622公里,10个乡镇全部实现通乡油(水泥)路,90个村(居)委会公路100%实现硬化,825个自然村已通达808个。根据省州党委、政府“五网”建设三年攻坚战、五年大会战的部署,2015年至今,宾川县全力推进大永、宾南、宾鹤3条高速公路建设。其中:大永高速宾川段已于2018年4月28日通车;投资47.3亿元、长34.1公里的宾南高速宾川段可望2022年1月底通车;投资23亿元、长18.3公里的宾鹤高速宾川段计划2022年6月完工。高速改变生活,高速推动发展。在全县纵横交错、干支相连、路网相通的大交通格局下,宾川依托高速公路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旅游融合发展。

二、谋划建设大丽攀铁路宾川物流园的必要性

宾川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破解难题、追赶发展的攻坚期。农业大而不强,产业基础差、层次低、链条短,品牌支撑力弱;高原特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推进缓慢,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文旅、产城融合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特色精品农庄建设滞后;重大项目支撑不足,营商环境仍需优化。解决好存在的困难问题,宾川需深入实施基础固县、产业强县、生态立县、文旅活县战略,走实“水果做强、文旅做大、双业驱动、追赶发展”之路,“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县内畅通、与大理一体联通、与川渝和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通、信息路畅通“四通”体系,为全县工业发展做好支撑保障。

“机遇千载难逢”。现今,途径宾川的大丽攀铁路已列入全国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及铁总审查。根据规划,大丽攀铁路路线起点攀枝花,经丽江、鹤庆、宾川,终点大理。线路全长482公里,双线,总投资680.69亿元,其中大理州境内长122.758公里,投资258亿元,宾川境内段约37公里,投资约77亿元。规划推荐方案将在宾川县设置站点。

截止2020年底,宾川县水果种植面积31.9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6.22万亩,认证绿色食品11个,授权使用“宾果儿”区域公共品牌企业24家;滇西水泥厂砂石骨料二期、花本源水果精选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1万吨农林产品出口创汇食品深加工、年加工1200吨工业大麻花叶、年产40万吨生物有机肥和5万吨水溶肥项目正有序推进。

铁路物流园是以铁路线、仓库、雨棚站台及公路港功能融合为主线,规划建设围绕铁路线路的货场、公路、贸易等配套,打造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一体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引进优质的铁路、公路、港口等发运客户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开发供应链物流的多式联运,开展全流程贸易、运输及仓储等基础业务,提供采购、质押、货代及贷款等增值服务,逐步打造成区域内高效运转、国内无缝衔接、国际互联互通的快速运转型综合货运枢纽。大宗物资运输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公转铁、公转水”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在2018年9月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显示,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11亿吨、水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加5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的目标。同样,中铁总发布的《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显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长30%,也就是要达到47.96亿吨。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规划中的大丽攀铁路宾川站点与规划中的大理机场(大坝子机场)航站楼距离约2.5公里,与宾鹤高速公路距离约5公里,通过建设连接线联通,经过枢纽立交中转,可实现与宾南高速、大永高速和大攀高速、鸡足山旅游公路的快速转换,形成空港经济圈,实现空铁高速联动,构成互联互通立体交通网络。结合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一廊双核”中的县城至鸡足山经济走廊,规划中的大丽攀铁路宾川站站点距离县城至鸡足山经济廊道约3公里,通过建设连接线互通,将打通面向川渝地区的通道,形成“交通+文化+产业+旅游”的综合交通旅游大通道,激活县城片区和鸡足山景区区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活力,将宾川打造成为大滇西旅游环线上极具影响力的鸡足山文化康养重要目的地。

三、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

大丽攀铁路现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及铁总审查,但在已通过铁中审查的工可中,仅设计线路途径宾川县,在宾川设置站点,相对应的连接线、枢纽物流园未列入规划设计。

四、对策和建议

(一)采取攀枝花-丽江-大理串联的总体线路宾川段走向规划大丽攀铁路,根据中铁二院推荐的新建2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技术标准建设。

(二)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前提,与宾川县的城市规划合理衔接,在宾川县鸡足山镇东邑村附近设置鸡足山站,同时对鸡足山站及广场进行规划设计,以“现代物流、智慧物流”为目标,以“互联网+高效物流”为基本要求建设枢纽物流园,带动宾川农产品加工、商贸、工业等产业发展。

(三)结合宾川县构建“县内路网畅通、与大理一体联通、与川渝和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通”的大交通格局,将宾鹤高速公路至鸡足山站连接线和宾川县城至鸡足山经济走廊至鸡足山站连接线建设项目纳入大丽攀铁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进行规划设计。


作者/宾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韩瑜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