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政协委员杨文龙:规划家乡 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根据各级关于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要求,大营镇围绕县委政府“十四五”规划总体布局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明确了“工业强镇、文旅小镇”的发展定位,按照“一极三带”发展思路,坚持远近结合、山上工业山下农文旅、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动员全镇在外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乡贤能人回村规划家乡,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各村在外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回乡规划家乡,实际上也是强化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的一种体现。萂村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的“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新模式中持续发力,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立足已有资源抓产业升级,通过项目引路、盘活资源、党群联动,在乡村振兴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在乡村规划中也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组织引领,县、镇、村、组四级党组织同向发力,将在建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国土空间等方面具有专长的干部聚在在一起,以党建聚人心、鼓士气,以“规划”强党建、促发展。

二是以民“心”为导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受益的是人民群众。而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以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增强为落脚点,所以在乡村规划时,也要以群众的心声为导向。要着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大营镇第一批试点村的历次交流中,我们都是首先请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畅谈心中所想所盼,回乡干部再围绕这些客观、现实的问题,结合各村实际条件来提想法、出点子,所以,针对群众关心的水、路、房、产业、教育、生态等要素,在实际规划编制中,都对这些问题进行实地勘测、走访,确保最后编制出的规划既与村情民意契合又实用可行。目前,萂村村委会、瓦溪村委会、排营村委会规划设计初稿已完成,内容就包含了在前期村组干部和群众所提到的亟待解决的各种要素。

三是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国家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比如,在实际规划中要把握环境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林业生态红线、区域交通控制线、水源保护等管控等要求,确保实际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上级政策“不打架”。另一方面,各村的规划编制要与所在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相结合,将农、文、旅等要素有重点地分配到适宜开发和规划的村,做到全镇一盘棋,有部署、有重点、有亮点、有特色,尽力放大“1+1>2”的效应。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