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 情寄西雲书院

情寄西雲书院
——致大理一中的一封情书

       ○罗 艺


这是一封写给西雲书院的情书,也是写给学弟学妹们的欢迎信,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复杂的修辞,没有刻意的技巧,有的只是一个西雲学子对西雲纯朴而真挚的爱意。

     始创于1877年,从西雲书院到大理一中,145年的时光铸就了大理一中辉煌卓越的历史文化。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大理一中如今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建筑格局,延续着旺盛的青春气息。大理一中先后走出了如王德三、王复生,宋文骢等知名的校友,为大理、滇西乃至中国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不论什么时代,不论过去和现在,在大理一中这个院子里成长起来,在读书养气,敬业乐群的校训熏陶下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和追求——读书而学问精专,养气而思虑纯正。每一位西雲师生,过去的他们、现在的我们、未来的你们,都是这种传统的一块厚重的基石、一台强劲的发动机,为继续书写大理一中的历史持久地提供支撑力、驱动力!

     翻开日记本,2019年8月18日,我怀着对梦想学院的期待,对新环境的不安,从宾川育英实验学校走进了大理古城的西雲,开始了高中第一课军训,至今我依然清楚记得那雨中奔跑的绿色队伍,暴雨永远不能浇灭的少年的火热,记得在周保中将军纪念馆学到的信念、坚持、珍惜。又在课堂上邂逅了才识过人温文尔雅的丁岚老师,幽默风趣专业过硬的鲁学锋老师,教导有方诲人不倦的董锐芝老师,因材施教文思敏捷的张莹莹老师,博学强知循循善诱的杨春玲老师……西雲的课堂精彩纷呈,永远不止在教室,它存在于我们在西雲走过的每一步,见过的每一幕。再后来,成为英语课代表,跟着敬爱的鲁学锋老师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成为文艺委员,提升了执行力和领导力,加入校学生会新闻部,磨练了自己的文笔,加入年级学生会,学会了奉献、负责、正直,认识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好朋友,成为英语社社长,逐步克服社交恐惧开始勇敢……冬至时我们在校园里和家人、同学、老师一起包饺子共享各地美食,学会了劳动与分享,我们在体育比赛中同心协力赛出风采。学会了拼搏奋进、团结一致,我们在成人礼时,庄严宣誓吐露真情,学会了理解感恩、担当责任,在西雲我们所学到的远不止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西雲像理科生,有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学生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西雲又像文科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争不抢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教育的绿水青山。我一直把在西雲求学的日子称为我最浪漫的青春,春天感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微风拂面杨柳轻扬。夏天观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荷花灿烂紫薇盛开。秋天等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满地果实满枝。冬天期待“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的苍山白头阳光温暖。军训时的小卷粉,篮球赛时的炒饭,午休后的奶茶,晚自习后的宵夜,好像香味还在飘荡。考试失利时的安慰,犯错时的谆谆教诲,取得胜利时的欢呼,好像还在耳边萦绕。可是我已在西雲走过1023天,终要奔赴更远的远方,而西雲也将注入更新的血液。我不知道它将会迎来什么样的你们,但我衷心祝愿你们能在西雲成为更好的自己,西雲也因你们而成为更好的西雲。

     合上密密麻麻的三本日记本,我满怀不舍与感激,离开了我深爱的西雲。在这三年的旅途中,我曾经彷徨迷茫,但也一直为坚定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着,有过伤心的泪水,但更多的是肆意的欢笑。也拿到了不少奖状,或因艺术节、或因学习成绩、或因体育比赛、亦或优秀团员等。西雲这么好的平台培养和成就了我。

     你在等九月,西雲在等你。西雲生活不止是600+的成绩,还有灿烂霞光陪伴的早晚读,与鱼相戏的大课间,肆意奔跑的课间操和丰富多彩的课间运动。良师益友的朝夕相伴,西雲不仅有书山题海,更有苍山洱海。欢迎各位结束初中旅途的学弟学妹加入西雲大家庭,一起共赴浪漫的高中旅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也愿尚未完成初中学业的学弟学妹们将西雲作为目标,努力学习,加入西雲。天青色等烟雨,西雲一直在等你。


作者/罗  艺

编辑/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