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灵山宝地·魅力宾川” 网络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选(一)

本期选登“灵山宝地·魅力宾川”网络诗歌大赛获特等奖的三件作品

宾川,果香四溢的坝子天城


  •韩 宇•(黑龙江)

        

喃喃的梵音从纳溪河的水流中飘来

容易忽略的浅吟低唱,往往就是

理顺纷扰的重要部分,如梵呗

总有一段行程无法绕过,干热河谷敞开温热的胸怀

但无论谁,也无法擦去生命的痕迹

生生不息的云南松、华山松,用执着把坝子一点点吃掉

念佛鸟用阿弥陀佛护佑一片花木

        二

清静澄明让鸡足山拥有一颗素心

众多寺庙是山的子嗣,难免枯荣与共

悠扬的钟声敲着云朵、草木和山石

擦过香客的额头,消失在一炷香的明灭中

一棵千年栲树,掏空全部心扉

虔诚终究被荏苒的时光镂刻成沧桑和风骨

灵山一会在走进与走出之间,脚步空净如莲

        三

大本曲唱来人们陶醉而痴迷的目光

故事里的爱憎给平淡生活涂上诱人的色彩

八角鼓舞动起整齐而欢快的节奏

上下翻飞让霸王鞭赋予了最优美的弧度

赶马人用叙事长诗的调子讲述着百折不挠

欢声笑语催促着朝山的步履

五谷丰登的渴望在火把的焰火里慢慢亮起

        四

在四千多年前的白羊村,有人耕种稻谷

饲养家畜,并用新月形穿孔石刀斩落收获

日常的炊烟从圆底大口罐袅袅而出

陶缸里盛满稻耕岁月的恬淡

鲜艳回归花朵,鸟鸣回归林野

月亮在稻壳、稻杆的体内已经修行了几千年

我在陶器的纹饰里,看到前世的遥远目光

        五

岩涧桥的长木梁一直通往清朝

桥墩上的斑驳如阳光穿过暮秋的枝叶

留下残缺不全的浅黄,在笔山书院

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掀开一个崭新的命题

震耳欲聋的枪声,不时唤起南薰桥的记忆

钟良溪水带不走那抹残阳的血色

红色的信念,高过我的仰望

        六

在宾川,如果你问我有多少庵堂寺庙

我只能茫然指向鸡足山的苍莽

如果你问我这里有多少种美味水果

我只能自豪地嗅着不断飘过来的果香

高耸的金顶寺,无论从哪个角度望上去

都是漫长光阴留下的古老书卷的册页

有时,与一个地方相拥,只需一次深情凝望

在老树的空心中安下鸡足山(散文诗)

 

   •陈于晓•(浙江杭州)

          1

偌大的鸡足山,如此安静。这巨大的安静,像薄薄的丝绸,笼罩着。安静像丝绸么?只是这样的“丝绸”,是澄澈而柔软的,又恍如一种清新的呼吸。

那些鲜嫩的鸟鸣,是从丝绸中溢出来,或者逸出来的。在鸡足山,鸟鸣更是一种安静。

一串鸟鸣,掉一串的幽。这样的幽,遍地可捡。“幽”也在生长,长出的是更广袤的“幽”。以至于我的呼吸之声,特别清晰。

古寺、草木、流水、飞禽、走兽……在鸡足山,万物各自作息,谁也不扰了谁的清静。

          2

风吹拂着,风吹拂着草叶、花朵,以及我的衣裳。风吹不动那座牌坊,鸡足山的风,仿佛从来没有吹动过比风重的事物。

风吹不吹动,那座牌坊终究也是空的。

或许,“灵山一会”的传说,就隐在这“空”中。光阴深处,一个说经的人,一群听经的人,就在这“空”中,若隐若现。

风吹草木的声响,也是经声的一种。

相传鸡足山的山门,就安在此处。山有门么?隔了尘世与佛国。山若无门,这山门,就安在你的心上。

          3

祝圣寺、金顶寺、华严寺、慧灯寺……遍布鸡足山间的古寺,各自怀抱着一片青山,守护着自己的方圆。山间众多的古寺,因为“古”,有的被草木掩藏着,有的则被光阴掩藏了。

也许只有佛,在寺间或者山间往来着。有时,以钟声的方式,悠扬上十里;有时,则是不经意间的一缕香火,泄露了佛寺或者佛的影踪。

于我,或者借一枝禅,就可以抵达佛境了。所谓寺院,不过是山间的一枝枝禅,它们在远处隐约,在近处,则拥我入怀。

          4

与你有心或者无心,都不相关,鸡足山的白云,终究是无心的事物。或者也只有“无心”,才可以将山间的日子,都赋予“闲”。

山间日子真的闲么?山草在绿,山花在开,鸟在飞翔,兽在跑动,一切都在忙碌着,也许这样的“闲”,更可以命名为“从容”。

鸡足山白云的“闲”,其实也是一种“从容”。世间诸事,慢不得,也急不得。踏踏实实地去做,何必慌慌张张?

比如此刻,可以在山间煮一壶佛茶,想想,鸡足山的鸡足,如何长成青葱的模样。

          5

青衣素食,在鸡足山间听天籁,心中时而透亮,时而一片毛茸茸。那透亮是山间的清风吹来的,而那毛茸茸,其实说的是虫啼。

山间虫儿,附着在枝头、草叶、花瓣,以及泥土的缝隙中,不见其形时,但听其声吧。隐匿在枝叶间的蝉鸣,应该是属于透亮的一种,但仅限于山间,山外的蝉声,总感觉嘈杂得很。

蛙声也透亮,不过蛙声很像是清亮的雨滴,是可以洗心的那一种。有时,也会溅起一小片月光。在鸡足山,月光更是流淌着的天籁。

仿佛那些月光,一点点融化了古寺的斑驳,仿佛从此,古寺不再沧桑。

          6

山间从不沧桑的,是流水。流水倒映过嶙峋的峰峦,倒映过古寺的沧桑,倒映过繁茂的老树,但流水只轻轻一晃,就把一切都抖落了,包括尘世。

在鸡足山间,那些玉质的流水,分娩出一条玉龙,挂成了玉龙瀑布,时不时地,裹一匹“彩虹”。水的晶莹世界,有时是七彩阳光的隐喻。

而那些流往低处的水,在袅娜成云雾之后,隐约着一年又一年的“朝山图”。袅袅在“朝山图”之上的,半是香火,半是烟火。

          7

忽然忆得鸡足山间,那一棵“空心古树”了,它在风雨中挺拔了1700多年。这是一棵身高18米,胸围需要七八人合抱的老树,它有着一颗“空心”,据说可以容纳20来个人。

在灵山佛都,“空”是什么?鸟鸣是空的,草木是空的,寺院是空的,这“空心树”的内心,也是空的。

但这样的“空”,与空荡荡无关,这样的“空”,应是一种“容纳”。比如,在老树的“空心”中,足可以安下一整座鸡足山。如同此刻在我的心中,也安下了鸡足山的辽阔,而辽阔,终究又是“空”的。

 
宾川书简
柑橘引(组诗) 

    •上官青南•(青海)

             1.

此时,一枚柑橘在我手心,像是宾川肉身鎏上了金子

圆润,多汁,饱满,是许多生长的树木中

有光芒的一棵。

阵阵微风和香气,穿透朴素的粤语

在柑橘园中路过一棵树

让时间回到了这交织温暖的本质

梦成为了越来越清晰的标识和安详的呼吸。

剥开金黄的柑皮,就剥开了宾川生命的质地

回溯一个人,一棵树

有多少嬗变,外延和内涵值得意味深长?

时光温暖,灯火蔓延,拿大理换贴,为天下的乡村续杯

这一棵棵果树,适宜在山河的平仄处,发芽,开花,结果

追赶我们忧国忧民的初心和使命。

柑橘金黄,恍如阳光照下来,柑橘林里

晃动的那些女人,都是奢侈本身。

              2.

预约一枚柑橘,将整个宾川放养在果林里

这些果实就真正获得了自由。

路过硕果累累的果园,人们必低头穿行

我们动手砍掉杂草,藤蔓,让几棵小树

依然保持着队形

体内的繁盛传递出绽裂的声响。

敦厚纯朴的果农,磨锐日子,血液中的喧嚣

用平常心积蓄着柑橘的蜜汁。

认领一枚柑橘

就是认领一棵柑橘树,认领一个我在乡野的亲戚

安慰我们起伏不定的心情。

进入宾川,我头顶金黄的柑橘散发着香气

如桂冠镀亮足下的故国

一个个小小的院落,能够传之久远。

              3.

这悠长的果园,独特的清香味儿

像一个绝美的潜伏者。一枚柑橘,像一盏金樽

护守着宾川的

精气神,在树枝上,金灿灿地,拱出丰收闪耀的词汇

疏通着天地间的血脉。

一个个柑橘园,一棵棵柑橘树,精力旺盛地长着

像古典美学意义上的延伸

梦见一列时代的列车载着柑橘向远方奔驰。

在树枝上灿然,摘下后一个紧挨着一个

我看到它们融入集体的欢欣

在密林中变成有韵律的文字。

              4.

跟着一枚柑橘,走进果园深处

它们充实着人间的生活,有着人类的谦卑和坚韧

与宾川保持一枚柑橘的距离,一缕阳光

它恒在的激愤指向暗中的事物。它用成熟记录

呈现更好的自己

结出的浆果,领受命运的力量和雄心

继续发育这空间里的飞旋,金黄,蜜甜

独自成山水之魂,攀上枝头,拱手让出民间的质朴。

田野的几条阡陌,几声鸟鸣

是一种田园的大境界,仿佛早已安排好的一切

紧紧抱住彼此骨头里的充盈

目光朝着枝叶伸展的方向……

              5.

在宾川,我喜欢的姑娘

有着柑橘一样的清新,呼吸

一枚柑橘,点亮了我手上的生活。阳光在我身体里奔跑

那些更低,更广阔的颗粒,一直照耀着宾川的万物

锄头上的光芒,比果林更加殷勤

留守的几枚柑橘,戍卫着枝尖上偏安的悬挂

等待一场采摘和劳动,说出宾川的小半个天下。

              6.

给一座江山掌灯,建在柑橘上的家园,打开一个人体内的灯火阑珊

生活再一次顺从了新鲜的日子。

栽树,浇水,修剪,施肥,挂果,呵护

让行走在低处的灵魂有了踏实感

丰收里蕴藏的辽阔,流出了大海的涛声

有一枚柑橘来认领我们,只想极力挽留锁骨上的美

它举着人间的欢喜

此时,金光铺设在宾川大地上……


作者/韩 宇  陈于晓  上官青南

编辑配图/杨宏毅

审稿/吴洪彪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