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行宾川:⒆ 极目远眺木香坪





【原文】......若桃花箐过脊,又在绝顶西南峡中,南起为香木坪之岭,东亘为禾字孔之脊,与罗汉壁、点头峰南北峙为两界。此在三距西南支之外,乃对山而非鸡足矣。若南条老脊,自香木而南走乌龙坝、罗汉壁、点头峰,又其东出之支,非老干矣。
【原文】循舍身崖东南转,为曹溪、华首之道......其东南壑中,则放光寺在焉,其西隔坞相对者,木香坪也。
【原文】时路无行人,随一桃花箐村氓行......又一里,遂逾脊而西。乃西见香木坪之前山外拥,华首门之绝壁高悬,桃花箐之过腋西环,而此脊上自铜佛殿,下抵法照寺,转而东去,界此脊西一壑,另成一境,则放光寺所倚也。
【原文】......小路攀脊西北上,乃九重崖之东道,其路甚峻,即余前所上者。第此时阴晴未定,西南望香木坪一带积雪峥嵘,照耀山谷,使人心目融彻,与前之丽日澄空,又转一光明法界矣。
【原文】二十日晨起......再登礼佛台。台南悬桃花箐过脉之上,正与香木坪夹箐相对,西俯桃花箐,东俯放光寺,如在重渊之下。
【原文】......又东南峙为乌龙坝山,为赵州、小云南界;遂东度为九鼎,又南抵于清华洞,又东度而达于水目焉。分支由海东隅,北峙为香木坪之山,从桃花坞北度,是为宾川、邓川界。
【原文】......盖鸡山诸刹及静室俱南向,以东西二支为龙虎,而西支之南,有木香坪山最高而前巩,亦为虎翼,故藉之为胜者此,视之为崇者亦此;
【原文】洞门正南向......然临之无前,近则木香坪之岭已伏于下,远则五龙坝之障正横于南,排沙、观音箐诸山层层中错,各献其底里而无余蕴焉。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多次描述木香坪
徐霞客两上鸡足山,多次在考察中远眺木香坪,并作了记录描述,只是有时记为“香木坪”“五龙坝”,有时则为“木香坪”“乌龙坝”。
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六日,安葬了静闻遗骸后,徐霞客开始鸡足山考察之旅。二十七日,他详细记述了鸡足山山峰走向,远眺木香坪“......此一山大势也。若桃花箐过脊,又在绝顶西南峡中,南起为香木坪之岭,东亘为禾字孔之脊,与罗汉壁、点头峰南北峙为两界。此在三距西南支之外,乃对山而非鸡足矣。若南条老脊,自香木而南走乌龙坝、罗汉壁、点头峰,又其东出之支,非老干矣。 ”

明崇祯十一年(1638)腊月二十七日,他住宿于金顶旧“迦叶殿”,二十八日一大早起床后在金顶旧迦叶殿吃过早饭,从后山束身峡下到曹溪寺,过华首门,再次远眺木香坪,并记述:“循舍身崖东南转,为曹溪、华首之道......其东南壑中,则放光寺在焉,其西隔坞相对者,木香坪也。是台当绝顶西北隅悬绝处,凌虚倒影,若浮舟之驾壑,为一山胜处,而亭既倾敝,不容无慨。 ”

明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初十,徐霞客从大土阁起身,考察华严寺、法照寺等,后来:“时路无行人,随一桃花箐村氓行......又一里,遂逾脊而西。乃西见香木坪之前山外拥,华首门之绝壁高悬,桃花箐之过腋西环,而此脊上自铜佛殿,下抵法照寺,转而东去,界此脊西一壑,另成一境,则放光寺所倚也。”


正月十二日“四长老期上九重崖,赴一衲轩供。”徐霞客从此前走过的小道上九重崖“......小路攀脊西北上,乃九重崖之东道,其路甚峻,即余前所上者。”他远看西南方向的木香坪白雪皑皑,景色迷人,遂作了美妙的记录描写:“第此时阴晴未定,西南望香木坪一带积雪峥嵘,照耀山谷,使人心目融彻,与前之丽日澄空,又转一光明法界矣。”

正月十九日,徐霞客夜宿铜佛殿,二十日晨起,从铜佛殿“循崖西行,遂过华首门而西,”他对环境的描写入木三分:“......再登礼佛台。台南悬桃花箐过脉之上,正与香木坪夹箐相对,西俯桃花箐,东俯放光寺,如在重渊之下。”“......又东南峙为乌龙坝山,为赵州、小云南界;遂东度为九鼎,又南抵于清华洞,又东度而达于水目焉。分支由海东隅,北峙为香木坪之山,从桃花坞北度,是为宾川、邓川界。”


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二十日,徐霞客第二次进入宾川,再次登上鸡足山考察。由于身体、多雨等多方因素,大多时间在息檀寺,直到九月初九才起身考察。当天过万寿庵、观玉龙飞瀑,登山看山势:“由对峡再盘西嘴,入野和静室......盖鸡山诸刹及静室俱南向,以东西二支为龙虎,而西支之南,有木香坪山最高而前巩,亦为虎翼,故藉之为胜者此,视之为崇者亦此;”

九月十三日,鹤庆史仲文适“恳余同游九重崖”,徐霞客与他同游,在九重崖最高处“德充静室”,记录并描写山形地貌:“洞门正南向,上下皆削壁,中嵌一门,高丈五,阔与深亦如之,而旁无余隙。中有水自顶飞洒,贮之可供一人餐,憩之亦仅受一人榻,第无余隙,恐不免风雨之逼。然临之无前,近则木香坪之岭已伏于下,远则五龙坝之障正横于南,排沙、观音箐诸山层层中错,各献其底里而无余蕴焉。”此时,徐霞客身体大不如前,但还是念及与“史君”交情,一同考察记录,留下了宝贵的文字。


醉人木香坪
木香坪位于鸡足山南麓,大理市双廊挖色与宾川县鸡足山交界之地,与苍山洱海遥遥相望,最高海拔大约3250米。叫它“坪”,实际是由七八个大小不等的大草甸组成。由于地处偏僻,周围森林茂密,交通十分不便,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依然保持着浓郁的原始气息,迤逦的美景,让人们倾倒。


在这里,春季绿草茵茵,夏季野花芬芳,秋季遍地流丹,冬季玉树琼花;在这里,夏季雨量充沛,广阔的高山草甸,鲜花和野草组成形状各异、色彩绚丽的图案;在这里,可以尽情呼吸带有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可以感受大草原般的宽广胸怀,享受天然的避暑胜地,是野外旅游者圆梦的天堂;在这里,远山近影,山梁沟箐,草甸山势呈波浪形不断连绵起伏,好像是一块巨大且完整的绿色地毯,连片柔软的草丛,怡然自得的牛群,层峦叠嶂,蔚为壮观。


举目远望,苍洱之东,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地上盛开着无数不知名的、白色、黄色、紫红色的小野花,那般的朴实、自然而健美。阵阵清风中,带着泥土味的幽幽芳香让人沉醉。色彩斑斓中,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矮小的灌木丛、小松树等,整个草甸显得错落有致。



站在木香坪大草甸远望,有中华第一门之称的鸡足山华首门好似圣山的一道大窗口,安放在舍身悬崖之上,把金顶装点得更加险峻奇秀。回望山下的白草龙、萝卜地等白族村庄,星星点点洒落在群山峻岭之中,美若山水国画。


山谷间沁出的清泉,形成一个圆月般的小天池,虽娇小但绝不失奇秀,白云、野花、牛群、兴奋的我们,身影倒映在水潭之中,仿佛落入天眼。流出水潭的清泉,在草甸上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在野花绿草簇拥下,潺潺流向远方的山下。

看着嬉戏的蝴蝶、辛勤的蜜蜂,再采摘一把绿草中的野草莓、野山楂,慢慢咀嚼、品味,酸中带甜,清香甘美,解渴解馋,您会身不由己,醉倒在软绵绵的草丛中,让柔软的小草轻轻地将身子托起,仰望近在咫尺的天空,尽情地沐浴着阳光,任凭是云也是雾从身旁缓缓飘过。此时此刻,天当被子、地当床的美妙感受,让人飘飘然欲进入梦乡。除了享受还是享受,就一个“美”字了得!

五彩缤纷的花田草海一直在脚下延伸,碧草连天、奇花斗艳。踏着柔软似海绵的草甸,簇拥着姹紫嫣红的万千花朵,在大自然恩赐的这笔巨大财富中,纯粹自然的绽放令人深深陶醉,感召着人类回归自然的纯净心灵。



图文/ 杨宏毅
资料来自《霞客游踪》《游在宾川》,部分图片为视频截图,向作者致谢!
编辑/ 杨宏毅
责编/ 张 玲
审稿/ 安建雄
终审/ 杨凤云 吴洪彪
协办:宾川县徐霞客研究会
鸡足山旅游投资公司营销中心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