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教数学的文字先生

教数学的文字先生
余泰顶

认识先生时,童真未尽,恰逢年少。

早些时间,先生是在金牛镇二中授课——数学。很难想象,一位手握三角尺,站在讲台挥笔书写工整、刚劲而有力的“勾股定理”的数学老师,而今成了手举摄像机,满腹才华、抒写宾川教育体育的“文字先生”。

强大的反差感,在十多年后,除了欣赏,更多的是敬佩。

如果没遇到先生,或许记忆里的“二中”留下的只是“回子坟”传出的无知蝉鸣声。有幸遇见先生,得到先生肯定,让我终生受教。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是当年上学时听先生唱过的唯一一首歌,也是我至今仍觉得最好听的歌。后来学习中我就把自己比作了蜗牛,努力做好自己的事。

记得有一次,学校团组织纳新,一个班级五个团员名额。作为班长理应学会谦让同学,自己晚些入团。只是当时虚荣心很强很强,除了成绩、奖状,加入共青团对于我而言亦是一份荣誉。先生是公平、公正的,首先告知同学们选举规则:“自告奋勇报名,自愿书写申请书,投票选举产生。”可是在当时投票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优势的,可能结果就是极少的票数。虽是班长,可我不懂维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当时“二中”的校园公共卫生是分班分区域,且班级间轮流打扫。作为班长,也就承担了给班里同学分小组、分打扫区域的任务。但打扫公共卫生间确实是很大的难题,因为有味还累。谁分配到谁都会有意见,可是又不能没有人来打扫。“娇生惯养”的人是会有的,在家都没干过这类家务,在学校更是一百个不乐意,还会有埋怨之音。即便如此,我没有和先生打过小报告或者反应情况。我选择的是每次不管安排哪个小组打扫公共卫生间,我都主动加入,那时候想的就是打扫完就好了。可这也没有获得同学们的好评,反而觉得我有些惺惺作态了。可我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说,毕竟尽自己所能就好。

投票当日,没有出乎我的意料,甚至很惨。一个班三十多名同学,轮到给我投票,教室里鸦雀无声,好像空气也突然静止了。心里很沮丧,也很自卑,一个班长与同学关系如此紧张。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个声音:“我同意。”没错,这是先生的声音,是我人生的另一个启蒙声。这一声,喊出了我一生的自信。

短短三个字,填满了我整个青春。

其实当时紧张的同学关系,如果没有先生的正确引导和后来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的心理疏导,我想后来的我是自卑的。所以毕业以后这些年对先生的惦念也是时常会有的,遗憾的是没有联系方式。直至2021年8月在“今日宾川”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了先生的一篇文章《小城边缘的亲子时光》。当时,虽还未确认是否是先生本人,可看到名字,内心早已抑制不住的激动。

这些年,工作上、生活中都曾遇到坎坷,更有孤立无助的时候,可我没有再选择逃避,而是不断历练自己,“热辣滚烫”的“做自己,只活一次,为自己而活。”


作者/余泰顶

编辑/杨宏毅

审核/张 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邮箱/bcr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