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宾川】宾川文化面孔——董黎霞:在水果之乡“种书"的人

  

图片
董黎霞:在水果之乡种书"的人


/杨秀萍

在水果之乡宾川这座宁静的滇西小县城里,有这样一位纳西女子:她既是教师,也是作家;既是阅读推广人,也是朗诵爱好者。她以书为媒,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点燃了无数家庭的阅读热情。她,就是董黎霞。一位普通的教师,一位不普通的阅读推广人。

董黎霞对阅读的热爱,源于她的成长经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出生在宾川县宾居镇,受身为老师的妈妈影响,从小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学和初中时,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1998 年,她考入大理师范学校,在那里,她阅读范围更广泛,从社会学到文学,从自然科学到心理学,她的视野不断拓宽,知识的羽翼逐渐丰满。师范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她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教学成绩突出,2014年,董黎霞被评为宾川县首批“学科带头人”。2015年,宾川县启动“书香校园”计划,她成为三所试点学校的项目负责人之一,推动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 

图片

 2016年,董黎霞调入宾川县教育体育局,繁忙的工作让她一度疏远了阅读。但很快,她发现,阅读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觉得丢掉阅读就像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一次与宾川三中教师董文龙的闲聊,让两个热爱阅读的人一拍即合,“阅惜书友会”应运而生。“阅惜”,二字既取自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越析诏”谐音,又寓意“珍惜阅读时光”。

书友会成立后,得到了众多阅读爱好者的积极响应。一些从事咖啡、茶室等行业的业主无偿提供活动场所和茶水服务。书友会迅速活跃起来,最多时书友达200 多人,20 多位教师志愿者加入了公益读书会。从2016 年到 2020 年初,线下阅读分享交流活动开展近 40 期,线上交流活动更是不计其数。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来到宾川调研,曾两次参加阅惜书友会活动,并亲笔题写了“阅惜书友会”牌匾、赠送其著作以示鼓励。

图片

2020年,因疫情和家庭原因,书友会的线下活动暂停,但董黎霞并未停下阅读推广的脚步。她通过线上平台精心制作了20多期《好书推荐美篇,组织文学爱好者义务指导初高中学生写作,帮助十多位学生作品登上当地报纸副刊。

2024年,悦惜书友会迎来新生。董黎霞基于长期的阅读推广和十多年的教育观察,敏锐地意识到在这个电子产品充斥着每个人生活的当下,家庭阅读生态的重要性。她发现,重视阅读的家庭,孩子往往能远离电子产品的诱惑,学习积极性更高。且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于是,她决定将书友会的线下活动重心转向亲子共读。2024年9月,阅惜书友会重启线下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参与。

2024年9月重启至今,短短数月,三十余场亲子阅读活动如磁石般吸引了上千人次的家长与孩子。在董黎霞的带动下,许多家庭开始养成共读习惯。她更是将阅读理念实践到了自己的家庭,爱人、儿女都成了她的“书友”。没有活动的周末,一家四口便沉浸于“书虫之家”的温馨共读时光。她不仅点亮了众多家庭的灯,更将自己的小家筑成了名副其实的书香堡垒。

图片

2025年,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董黎霞和团队成员经过充分调研,将悦惜书友会分成了:“阅惜蓓蕾.公益亲子共读”,“阅惜朝阳.公益亲子共读”,“阅惜文学沙龙”三个板块。

“阅惜蓓蕾·公益亲子共读”:面向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年龄段孩子的亲子读书会。

“阅惜蓓蕾·公益亲子共读”:面向四年级及以上年龄段孩子的亲子读书会。

“阅惜文学沙龙”:由宾川县文联、阅惜读书会、宾川县作家协会联合打造的面向全社会的文学公益活动。

图片

作为大理州作家协会会员,董黎霞自己在阅读推广的同时,笔耕不辍。多年来,她的散文与诗歌如涓涓细流,持续流淌在《大理文化》、《散文诗世界》、《中国作家报》等各级报刊杂志上。散文《麦香浸满的岁月》曾获“丝路新散文”征文三等奖,《扎根高山终不悔,甘做红烛育英才》荣获“红烛颂”征文二等奖,她文字中那份对乡土与教育的深沉眷恋,对生活的感悟和阅读带来的思考,早已融入她生命的肌理。

十年公益阅读推广,董黎霞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阅读让我每一天都成为全新的自己,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收获了纯真的友谊,一群志同道合的书友就像小太阳,彼此照亮;我影响了别人,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董黎霞这样总结自己多年做公益阅读推广的收获。

图片

确实,在这个手机占据大部分人注意力的时代,能够静心阅读已成为一种难得的修为。而董黎霞所做的,正是让这种修为从个人习惯变成群体行为,从小家扩展到大家。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董黎霞的带动下,宾川的阅读之风会越来越盛,文化之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图片


图片

文/杨秀萍

图/董黎霞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 进

终审/杨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