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时讯·文化周刊】这一刻的幸福

这一刻的幸福

◎/李红文

到学校的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来县城走亲戚的父亲母亲执意要来看看他们儿子工作的地方。

暮色沉沉,雨后的校园灯火通明,别有一番滋味,牵手父亲在校道慢慢踱步,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八十多岁的父亲从教一生,学校依旧是他心灵的慰藉。父母的背已经佝偻,却依然精神矍铄;母亲的银发在路段下泛着柔和的光,她牵着父亲的手,一步一步地走过操场,眼里带着孩子般的新奇。

       母亲站在我的办公室里,环顾四周,笑着说:“儿子的办公室真大,宾川高平一中真大。”她语气里透着自豪和满足,仿佛我的一切成就,都是她最大的骄傲。父亲则站在一旁,笑而不语,但那温和的目光已胜过千言万语。

母亲大半辈子生活在乡下,习惯了田野的辽阔、村庄的宁静,却对我的世界充满好奇。校园里的每一栋教学楼、每一片绿化带,每一条校道,都让他们驻足观望。母亲说:“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能在这么大的学校读书。”

      父亲点点头,补了一句:“教育是良心工程,你在这里工作,很好。”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眼眶发热。他们很少表达,但那份深沉的关爱与支持,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看着他们欣慰的笑容,我突然明白,无论走多远,父母的认可和欢喜,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宿。

今天,他们以我为荣;而这一生,我能成为他们的儿子,才是最大的幸福。

     心绪袅袅,以诗一首,聊表欣慰。

《双亲访校有寄》

黉门夜色沐暄风,

二老欣临慰寸衷。

严训谆谆萦耳畔,

慈言蔼蔼赞轩宏。

讲台三尺承遗志,

庠序千畦拓远空。

莫道高平天地阔,

初心一寸即无穷。


作者/李红文

编辑/杨宏毅

责编/杨宏毅

审稿/张进

终审/杨凤云

投稿/bcrmtzx@163.com